[实用新型]可并联扩展多通道脑电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8883.2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9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琼;韩杰;米雪;刘丹蓉;杨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杨志兵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扩展 通道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电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92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耶那大学的Hans Berger教授首次发现了脑电的存在。脑电包括自发脑电和诱发脑电,它们能够在信号的角度体现人的认知过程。EEG不仅能够提供人的病理状态下的电学信号特点,还能提取人在非病理情况下的行为电特征状态信号。现在EEG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诊断中,为人们的疾病治疗提供便利。
人们对大脑病情的观察主要有三种方法:核磁共振影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以及临床脑电图(EEG)与诱发脑电图(ERP)检测。前两种检测方式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或副作用。虽然EEG/ERP的空间分辨率不及前两者高,但是其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而EEG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脑内活动的动态变化,最重要的是它是完全无损的检测技术。
脑电仪最初是电机式。其采用机械式的记录方式,无法持续长时间的记录而且可靠性较低。目前的脑电仪大多都是数字化脑电仪,相比于前者其稳定性具有大幅增加,而且能够长时间记录。
近年来,基于FMRI的高空间分辨率特点和脑电的高时间分辨率特点进行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磁场环境下工作的脑电设备往往不具备与fMRI的接口。以前都是通过长线连接至脑电设备。其需人来操控FMRI和脑电的交替测量。在这种采集脑电的方法中,操作者的脑电反应信号与被检测者的脑电反应信号具有同时性的特点。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往往会错失重要的脑电特征信号。
现今的数字脑电仪主要有两种特点:一种功能比较复杂,适用范围较广,其中主要以医院和研究所为主。这种脑电仪不仅能将脑电的时域波形显示出来,同时可以合成脑地形图,也可以用于与FMRI的联用中使用。但在联用中,由于磁场原因,需要操作者操作开关FMRI来使用,无法实现自动采集脑电信号,同时为避免设备受到损耗,还需要设备通过长电极线方式连接至远端操作,此外,基于其专用的特点,这种脑电仪体积相对较大,很少在上述地点外使用。还有一种脑电仪,其主要的应用方向是家用便携式。其制作小巧,方便病人在非医院场所中长时间使用,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但是这种脑电仪的缺点就是应用较为单一,导联数量少,精度低而单通道速率小于200SPS,分辨率则往往不大于12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脑电采集装置,具有并联使用、多通道控制、与FMRI联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N个脑电电极102、N个采集单元和上位机;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前端调理放大模块、模数转换模块、逻辑控制模块、磁场测量模块、通讯模块和外同步TTL模块;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脑电电极采集脑电信号,其输出连接所述前端调理放大模块;
所述前端调理放大模块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模数转换模块、所述磁场测量模块、所述外同步TTL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
N个所述脑电电极一对一连接N个采集单元中的所述前端调理放大模块;所述前端调理放大模块将所述脑电电极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将进行放大和滤波后的脑电电信号转换成脑电数字信号;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外同步TTL模块、所述磁场测量模块或所述上位机的触发指令后,控制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对所述脑电电极进行采集;脑电数字信号在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内缓冲打包后,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递至所述上位机;
所述磁场测量模块与核磁共振影像FMRI联用,当磁场测量模块测量到FMRI磁场变化时,对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出触发指令;
所述外同步TTL模块接收外部触发,对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出触发指令;
所述上位机由人员手动控制对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出触发指令;并在接收来自所述通讯模块发来的脑电数字信号后,进行相应的波形显示、数据存储与分析;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中包含一个电极脱落检测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出采集信号后,所述脑电电极的采样信号首先经过所述前端调理放大模块到达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中的电极脱落检测模块,由其进行电极是否脱落的检测;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根据电极是否脱落的结果,发出继续采集或中断采集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8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
- 下一篇:高效无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