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吸力电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8559.0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6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凡;侯军林;王亚峰;郭喜禄;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烽火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7/06 | 分类号: | H01F7/06;H01F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寇兰英 |
地址: | 72101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力 电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吸力电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气自动化领域大吸力电磁装置,存在体积大,制造成本高,吸力小的缺点,能耗大,无法满足现代化自动化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吸力电磁装置,能够通过加大磁通量增加装置的吸合力,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吸力大、体积小,能耗低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吸力电磁装置,包括呈管状的导磁体,导磁体的一端设有左磁极,导磁体的另一端设有右磁极,所述导磁铁内还配置有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内贯穿设置有起支承和导向作用的杆。
优选的,所述可动体的直径与导磁体直径之比为1:2,可动体长度与导磁体长度之比为4:5。
优选的,所述左磁极外端设有左磁极外凸台,内侧设置左磁极凹面,所述右磁极内侧设成右磁极内锥面,外端设有右磁极凸台。
优选的,所述右磁极设置有50°—70°的圆锥极靴面,所述可 动体设置与圆锥极靴面相匹配的曲面。
优选的,所述右磁极设置有60°的圆锥极靴面,所述可动体设置与圆锥极靴面相匹配的曲面
优选的,所述大吸力电磁装置上还设置有弹性圆柱销,弹性圆柱销径向穿透同心孔连接导磁体、线圈、可动体和杆。
优选的,所述导磁体与杆之间的还对称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左导向套和右导向套。
优选的,左导向套和右导向套外侧均设有缓冲垫,在可动体与线圈之间设有大衬套,在线圈与右磁极之间设有垫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左磁极外端采用左磁极外凸台和内侧设置左磁极凹面的结构,这样不仅最大限度的增加磁通面积,而且能为可动体行程让出足够空间;
2、右磁极采用内侧设成右磁极内锥面和外端设有右磁极凸台的结构,这样不仅凸台起到附加磁极,而且能增强磁场,增加电磁装置的吸力的作用。
3、可动体和右磁极采用60°圆锥的极靴面配合,锥面磁通面积是平面的2倍以上,吸力将增大2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整个装配采用过度配合并点铆结构,装配牢靠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左磁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右磁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动体与右磁极连接示意图。
图5为左磁极和导磁体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杆,2为左导向套,3为缓冲垫,4为可动体,5为左磁极,6为大衬套,7为导磁体,8为弹性圆柱销,9为骨架,10为垫圈,11为右磁极,12为右导向套,13为电源线,14为左磁极外凸台,15为左磁极凹面,16为右磁极外凸台,17为右磁极内锥面,18为线圈,19为右磁极锥极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一种大吸力电磁装置,包括呈管状的导磁体7,导磁体7的一端设有左磁极5,导磁体7的另一端设有右磁极11,所述导磁铁7内还配置有可动体4,所述可动体4内贯穿设置有起支承和导向作用的杆1。
所述大吸力电磁装置上还设置有弹性圆柱销8,弹性圆柱销8径向穿透同心孔连接导磁体7、线圈18、可动体4和杆1。
所述导磁体7与杆1之间的对称处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左导向套2和右导向套12。
所述左导向套2和右导向套12外侧均设有缓冲垫3,在可动体4与线圈18之间设有大衬套6,在线圈18与右磁极12之间设有垫圈10。
所述骨架9支撑可动体4。
所述导磁体7的内层与可动体4的之间包覆有线圈18。
所述线圈18靠近右磁极11侧设有电源线13。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左磁极5采用左磁极外凸台14和左磁极凹面15的结构,这样不仅最大限度的增加磁通面积,而且能为可动体4行程预留了足够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烽火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宝鸡烽火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8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SC、PHC组合桩
- 下一篇:一种轻质铜版纸的制备工艺及其涂布用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