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滤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7930.1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5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宝;张如宏;詹金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滤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滤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空调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空调器的功能是将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实现调节空气温度的目的,其工作过程为:使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空调器内机机芯,对该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后从排气口排出。
为了减小空气中灰尘或其他杂质对内机机芯的损坏,通常在空调器内机机芯的进气口或空气流通通道中设置空调滤网,以对空气进行过滤。一般来说,对于小型空调器,如家用空调,在送风风机进风口设置空调滤网;对于大型空调器,如中央空调,在空气流通通道设置多道空调滤网。空调滤网包括形成预定目数网格的网状体和固定该网状体用的骨架体,骨架体通过注塑成型与网状体固定。
现有技术中,制造空调滤网的模具包括第一模(又称上模或前模)和第二模(又称下模或后模),第一模和第二模分别具有第一分型面和第二分型面;合模时,第一分型面合第二分型面配合,形成整个模具的分型面,网格材料位于第一分型面和第二分型面之间,同时,合模后的第一模和第二模形成预定的边侧骨架型腔和加强骨架型腔,模具上设有与上述型腔相通的注塑口。
使用传统模具制造空调滤网的过程为:首先选择合适的网格材料,根据需要制作的空调滤网的大小,切割形成预定大小的网格材料;然后将切割形成的网格材料放置在模具的分型面上进行第一模和第二模的合模;通过注塑口将塑料熔体注入边侧骨架型腔和加强骨架型腔,形成空调滤网胚体;待冷却后打开模具,通过下模中的顶针将形成的空调滤网胚体顶出;最后通过修整网边,将大出预定尺寸的网格材料部分切除,形成空调滤网成品。在生产流水作业中,通过下模中的顶针将形成的空调滤网胚体顶出后,将下一个网格材料放置在模具的分型面上,重复上述操作。
从上述生产过程可以看出,使用空调滤网模具进行流水作业时,只有等上一个空调滤网胚体顶出取走后,才能将下一个网格材料放置到模具的分型面上,生产效率不高;另外,空调滤网胚体取出后还需要修边过程,才能出成品,也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滤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滤网模具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滤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模顶板、弹料板和型腔板,所述型腔板上设置有型腔镶块、压网弹块和料嘴;
所述下模包括:依次连接的型芯板、模脚、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和下模底板;所述型芯板上设有与所述型腔镶块相对应的型芯镶块;
所述上模还包括放网支架、步进电机、滚丝杆和放网杆,所述放网支架固定在所述上模,所述滚丝杆和放网杆固定在所述放网支架上,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滚丝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型腔板上还设置有切网刀口。
优选地,所述模脚、顶针面板、顶针底板通过支撑柱,依次连接在下模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顶针底板通过垃圾钉连接在所述下模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顶针面板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上模顶板设有定位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滤网模具,通过在开模后,将上一个空调滤网产品顶出的同时,自动将下一个网格材料送至模具的分型面上,节省了挂网的时间;并且在上模具上增加了切网刀口,实现了自动切网,节省了产品在取出后人工修边的时间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滤网模具开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滤网模具合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滤网模具合模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滤网模具合模后竖起来进行注塑的示意图;
其中:
1,上模顶板;2,弹料板;3,型腔板;4,切网刀口;5,型腔镶块;6,压网弹块;7,型芯镶块;8,型芯板;9,模脚;10,顶针面板;11,顶针底板;12,下模底板;13,支撑柱;14,步进电机;15,放网支架;16,滚丝杆;17,放网杆;18,垃圾钉;19,弹簧;20,料嘴;21,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7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流道的热咀结构
- 下一篇:视频处理装置、视频处理方法以及远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