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真奶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6889.6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4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雄 |
主分类号: | A61J11/02 | 分类号: | A61J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奶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嘴,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真奶嘴,属于婴儿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奶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的婴儿用品,常分为安抚奶嘴和吸食奶嘴,安抚常用于婴幼儿安抚,吸食奶嘴常用于婴儿吸食流体食物,其大都采用透明无毒的耐高温的硅胶制成,质感柔软,婴儿通过吸吮奶嘴来转移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或者获取食物。如果没有奶嘴,很多宝宝会通过吸吮手指来达到此目的,很容易因为手指不干净而生病,饥饿时,如果母乳供应不足,那么喂宝宝食物将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一般奶嘴为硅胶制品,其外形为仿母乳的形状,中间为空腔,虽说是防母乳设计,但奶嘴的各部份硅胶厚度几乎一致,这样宝宝吸食的口感和吸吮母乳的感觉差别还是大的,很不舒服;另外,为了便于奶液吸吮,一般奶嘴但是通孔设置在竖向位置,这样很容易受到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似母乳、结构简单、卫生的奶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仿真奶嘴,包括奶嘴主体,所述的奶嘴主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吸吮部、过渡部、喇叭部、环形凹槽和环形底座构成,在奶嘴主体侧面设有通气通道,所述的喇叭部的壁厚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喇叭部底部的壁厚为吸吮部壁厚的3~10倍。
上述的仿真奶嘴,其中,所述的喇叭部的底部直径大于或等于环形底座的直径。
上述的仿真奶嘴,其中,所述的通气通道是由设置在环形底座的通气帽,连接通气帽并贯通环形底座的竖向通孔、连通竖向通孔并沿环形凹槽底部延伸的竖向凹槽和连通竖向凹槽并沿喇叭部底部延伸的横向凹槽构成。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仿真奶嘴,其中,所述喇叭部底部的壁厚为吸吮部壁厚的6~8倍。
进一步的,上述的仿真奶嘴,其中,所述的吸吮部的壁厚从顶部向下延伸的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上述的仿真奶嘴,其中,所述的过渡部的壁厚从上至下逐渐增加。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喇叭部的底部直径较大,奶嘴装上奶瓶后,其喇叭部底部基本可以覆盖奶瓶盖,婴儿吸吮时瓶盖不会直接接触婴儿嘴唇,而是接触厚度较厚的喇叭部下侧,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奶嘴更似母乳,使婴儿吸吮时感觉更为舒适,这样也有利于增加婴儿的吸食量,另外,由于直角通孔的设计,有效避免空气中的灰尘在杂物落入奶瓶,危害宝宝健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实用,外形美观等优点,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中:奶嘴主体1,吮部11、过渡部12、喇叭部13、环形凹槽14和环形底座15通气帽16,竖向通孔17,竖向凹槽18,横向凹槽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标口仿真奶嘴,包括奶嘴主体1,所述的奶嘴主体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吸吮部11、过渡部12、喇叭部13、环形凹槽14和环形底座15构成,喇叭部的底部直径等于环形底座15的直径,均为39mm,可以有效防止奶嘴装在奶瓶上后,宝宝的嘴唇直接碰到奶瓶盖,对婴儿造成的不适,而是碰在喇叭部13下侧壁厚较厚的位置,感觉更似母乳。吸吮部11从顶部向下延伸壁厚从1.5mm逐渐递减至1.28mm,过渡部12从上至下壁厚从1.28mm逐渐递增至2.52mm,喇叭部13从上至下壁厚从2.52mm逐渐递增至8.4mm,喇叭部13底部的壁厚约为吸吮部11壁厚的5.6倍,由于喇叭部13的壁厚明显厚于吸吮部11,使婴儿吸吮时感觉更似母乳,舒适。在奶嘴主体1侧面设有通气通道,该通气通道是由设置在环形底座15的通气帽16,连接通气帽16并贯通环形底座15的竖向通孔17、连通竖向通孔17并沿环形凹槽14底部延伸的竖向凹槽18和连通竖向凹槽18并沿喇叭部13底部延伸的横向凹槽19构成,通气帽16加工后用针扎孔,在婴儿吸吮时奶瓶内形成负压,通气帽16上的孔打开,形成通气通道,这样有效防止空气的杂物落入奶瓶内,危害宝宝健康,又有助于宝宝吸吮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雄,未经陈启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6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科收集清洗小器械的容器
- 下一篇:药物胶囊灌装机用双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