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6344.5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连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水型的电缆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基站或室内覆盖系统中,不可缺少地需要使用连接器进行传输高频信号和功率。一体式压接连接器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配普通电缆的一体式压接连接器;另一类是配超柔射频同轴电缆的一体式压接连接器。在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室外天馈系统中,用于保护连接器使其不受酸碱性物质的水溶液的腐蚀的主要方法为用胶泥胶带缠绕连接器,但这种方法使用效果不佳,不能很好的保护连接器,导致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渗水,并对设备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型的电缆连接系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外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缆连接系统,包括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还设有防护外壳和前壳体,所述防护外壳套接在连接器上,且在防护外壳的末端与连接器的交接处内嵌有密封圈;所述前壳体套接在配合连接器上;所述前壳体与防护外壳的开口相对,且相互配合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护外壳成喇叭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防护外壳与连接器尾部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壳体和防护外壳开口端密封连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前壳体开口端面上开有环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前端上下面上分别形成有凸起,所述前壳体与防护外壳连接时,防护外壳的开口端插入前壳体的环形凹槽内并与凹槽内的凸起紧密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所述前壳体上的内孔与配合连接器紧密密封连接。
为了更好的提高防水性能,所述前壳体的尾端与配合连接器的法兰面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壳体和防护外壳开口端密封连接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前壳体头部的内孔小于防护外壳的外径,且所述前壳体头部套接在防护外壳的头部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外壳和前壳体,并使防护外壳和前壳体形成一个密封腔体,有效的保护腔体内连接器件不受酸碱性物质的水溶液的腐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很好的解决了室外天馈系统中连接器的保护问题。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外壳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外壳的装配结构简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总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总装配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放大图;
其中:1-防护外壳,2-密封圈,3-金属外壳,4-螺套,5-电缆,6-连接孔,7-前壳体,71-凹槽,72-凸起,8-内孔,9-配合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连接系统,包括连接器,配合连接器9,防护外壳1和前壳体7。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3、螺套4;所述防护外壳1成喇叭状结构,开口朝向螺套4且开口较大;所述金属外壳3的尾部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防护外壳1尾部的壳体内壁上设有与上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防护外壳1的末端还内嵌有橡胶密封圈2。本实用新型在连接时,电缆5一端穿过防护外壳上的连接孔6装入连接器,后通过螺纹连接拧紧防护外壳1,使密封圈2轴向产生变形包裹住电缆5,使水不能随着电缆5进入连接器尾部。本例中所述防护外壳1由塑料注塑成型。
如图3所示:所述前壳体7同样成喇叭状结构, 为了更好的提高防水性能,前壳体7开口处的内径小于防护外壳开口处的外径。
如图4所示:所述前壳体7与防护外壳1连接时,前壳体7开口端套接在防护外壳1的开口端上, 并使防护外壳1产生径向变形,从而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前壳体7是用塑料或橡胶制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所述前壳体7上的内孔与配合连接器9紧密密封连接。
实施例二,如图5、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前壳体7开口端面上开有环形凹槽71,所述凹槽71的前端上下面上形成有凸起72。
所述前壳体7与防护外壳1连接时,防护外壳1的开口端插入前壳体开口端的环形凹槽71内并与凹槽内的凸起72紧密连接;
为了更好的提高防水性能,所述前壳体7的尾端与配合连接器9的法兰面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6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接式带温度熔断器端子排
- 下一篇:驱动电路与显示器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