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受料口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25404.1 | 申请日: | 2012-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5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敏;王国辉;李友东;陈军红;郑成果;周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5/7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 地址: | 05003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料口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淤泥质软土地基气压平衡法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方法的受料口密封装置,属于土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振动沉管砂石桩是在振动锤的振动作用下,把桩管沉入加固土层中,向桩管内填入砂石,上提桩管时砂石下落,桩管将砂石振密成桩,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淤泥质软土地层施工时,成桩过程中的振动使淤泥质土中产生很大的超孔隙水压力,由于淤泥质地层透水性差,超孔隙水压力不能迅速消散。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一般采用活门(或活瓣)桩尖,但在超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桩尖活门(或活瓣)不易完全打开或是完全打不开,上提桩管时管内碎石无法下落或下落速度很慢,造成桩的填料量不足,桩体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达不到理想的地基处理效果。本申请人发明了一种通过利用空压机向桩管内输送高压空气,用压缩空气压力平衡淤泥质土层中的超孔隙水压力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当桩管内空气压力大于桩尖活门(或活瓣)外土层中的超孔隙水压力时,桩尖活门(或活瓣)就能顺利打开,从而保证地基处理效果。因此,为了满足上述施工方法,许多工程师都在致力研究施工方便、成本低廉、密封有效的受料口密封装置,使桩管内压缩空气压力能够克服土中的超孔隙水压力,保证桩尖活门(或活瓣)能顺利打开,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更换、密封效果好的用
-1-
于淤泥质软土地基气压平衡法振动沉管砂石桩施工方法的受料口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淤泥质软土地基气压平衡法振动沉管砂石桩施工方法的受料口密封装置,由封闭活门和供气系统组成,封闭活门由弧形钢板和带有衬布夹层的橡胶板组成,弧形钢板在内侧,橡胶板贴近桩管内侧壁,弧形钢板和橡胶板紧固连接在一起。弧形钢板的外缘大于桩管侧壁上所开的受料口,以防止桩管内加压后封闭活门被挤出受料口。橡胶板的外缘大于弧形钢板的外缘,弧形钢板的弧度与受料口处桩管侧壁的弧度一致,以保证桩管内加压后封闭活门与桩管内侧壁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封闭活门对桩管受料口的密封,封闭活门上端与桩管受料口上端内侧壁固定连接。供气系统由空压机、送气管和卸压阀门组成。在正对封闭活门中心的桩管的另一侧侧壁上开有进气孔,进气孔处装设有送气管接口,送气管接口连接送气管,送气管另一端与空压机相连接,送气管上设有卸压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封闭活门的橡胶板贴近受料口桩管内侧壁,工作时选用送气量6m3/min以上空压机供气系统进行供气,空压机开启后关闭卸压阀门,压缩空气进入桩管内,封闭活门的橡胶板侧在空气压力作用下与桩管内侧壁紧贴,对桩管受料口密封。压缩空气透过桩管内砂石料间的孔隙到达桩尖活门处,向下的空气压力克服桩管外地层内向上的超孔隙水压力,使桩尖活门(或活瓣)向外打开,桩管内砂石料下落出桩管。
本实用新型取得以下积极效果:
1、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密封可靠,密封后系统内压力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2、本装置加、卸压方便,满足振动沉管砂石桩施工一根桩需多次加料的施工工艺要求;
3、本装置中的封闭活门橡胶板和弧形钢板磨损后更换方便,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封闭活门关闭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
图2是封闭活门开启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封闭活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如下:
1、桩管 2、送气管接口 3、螺栓 4、封闭活门 5、桩管受料斗 6、卸压阀门 7、空压机 8、送气管 9、受料口 10、带有衬布夹层的橡胶板 11、弧形钢板 12、螺栓 13、螺栓孔 14、螺栓孔 。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5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