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体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4920.2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8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傅能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能志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体连接件。
背景技术
管体连接常见于建筑本身或者施工平台搭建等领域,现有管体连接件的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管体连接且连接效果牢固的管体连接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管体连接件,其中,包括柱状的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的两端具有供管体插接于外的插接部,所述连接件本体轴向均分成两瓣管件,一瓣所述管件于中段位置上设有贯通自身的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用以顶离另一瓣所述管件的抵顶螺丝。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本体为两端外径收窄构成所述插接部、中段形成环绕自身外壁的凸肋的结构,所述螺孔设于所述凸肋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本体内部中段对应所述螺孔的位置为实心、内部两端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为空心,所述螺孔透穿自身所在一瓣所述管件的实心。
作为优选,另一瓣未设有所述螺孔的所述管件于自身实心对应所述螺孔的位置处设有供所述抵顶螺丝顶入的凹坑。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管体连接且连接效果牢固,具体而言,通过一件本实用新型即能水平连接两根管子以供水平横置使用或者垂直竖置使用,如此,可将长管锯成两节或多节以解决长管难运输的问题,而在需要使用长管时,再用本实用新型将各节短管连接起来即可。使用时,只需将管体分别插接在插接部外,然后旋拧抵顶螺丝将两瓣管件彼此顶离、直到两瓣管件在所连管体内部撑胀至与所连管体内壁牢固顶实为止即可。此外,连接件本体两端外径收窄构成的插接部和由此在连接件中段形成的环绕自身外壁的凸肋使其在连接管体后,管体的外壁和凸肋的外壁能在高度相同的同一柱面上,整体更加美观,连接件本体内部中段对应螺孔的位置为实心使得主要由螺孔和抵顶螺丝构成的抵顶结构更加稳固,持久耐用,连接件本体内部两端插接部的位置为空心使本实用新型成本降低,节约资源,凹坑的设置效果则在于可以对抵顶螺丝进行稳定可靠的定位,从而使得两瓣管件不错位、不滑脱,设计巧妙、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设有螺孔的一瓣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瓣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连接件本体; 2、插接部;
3、设有螺孔的一瓣管件; 4、另一瓣管件;
5、抵顶螺丝; 6、凸肋;
7、实心; 8、空心;
9、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体连接件,其中,包括柱状的连接件本体1,所述连接件本体的两端具有供管体插接于外的插接部2,所述连接件本体轴向均分成两瓣管件,一瓣所述管件3于中段位置上设有贯通自身的螺孔(图中未示出),所述螺孔内螺接有用以顶离另一瓣所述管件4的抵顶螺丝5,所述连接件本体为两端外径收窄构成所述插接部、中段形成环绕自身外壁的凸肋6的结构,所述螺孔设于所述凸肋上,所述连接件本体内部中段对应所述螺孔的位置为实心7、内部两端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为空心8,所述螺孔透穿自身所在一瓣所述管件的实心,另一瓣未设有所述螺孔的所述管件于自身实心对应所述螺孔的位置处设有供所述抵顶螺丝顶入的凹坑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件本体两端的大小和长短可据所要插接管子的实际规格制得。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能志,未经傅能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4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