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的侧抽芯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3999.7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1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刘氏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24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71133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壳 消失 模具 侧抽芯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失模模具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的侧抽芯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发明人提出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结合图1-图7,电机壳消失模模具包括有上模2和下模5;所述的上模2包括有上模气室10、上模封板11和上模芯6;所述的上模气室10为上端面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的上模封板11通过不锈钢螺栓固定在上模气室10的上端面,且上模封板11与上模气室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防止泄压漏气;所述的上模芯6为中空结构,所述的上模芯6通过镶嵌在上模芯内的气塞与上模气室10的内腔、模具型腔相连通;所述的下模5包括有下模气室12、下模芯14和下模板15;所述的下模气室12对应上模气室10设置;所述的下模气室12为中空结构;所述的下模板15固定在下模气室12内腔的底部;所述的下模芯14通过不锈钢螺栓固定在下模板15上并与上模芯6对应设置;所述的下模芯14为中空结构;所述的下模芯14通过镶嵌在下模芯壁上的气塞与模具型腔相连通。电机壳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的难点在于:电机壳四周的散热片(散热片的壁厚一般在2.5-5mm,高出外圆表面30-60mm)的铸造成型,中间安装定子面的同圆度保证,内外形的均匀壁厚的处理,基于以上的电机壳的消失模铸造难点分析,电机壳的消失模模具的设计要点主要体现在电机壳产品四周散热片的分型、加工、镶件材质选用,模具实现预开上充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的侧抽芯定位装置,使其具有成型操作简单、产品一致性好、泡沫模样精度高、成型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的侧抽芯定位装置,所述的的侧抽芯定位装置包括有侧抽芯机构和侧抽芯镶件的定位机构;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包括侧抽芯镶件和抽芯气缸;用以成型电机壳四周散热片的侧抽芯镶件为沿圆周均布的四个,所述侧抽芯镶件位于下模气室的内腔中;所述的抽芯气缸为四个,分别对应侧抽芯镶件设置;所述的抽芯气缸固定在下模气室的外侧;所述的侧抽芯镶件分别通过导柱与所对应抽芯气缸的活塞连接;所述侧抽芯镶件的定位机构包括有定位凸台Ⅰ、定位凸台Ⅱ和定位凸台Ⅲ;所述的定位凸台Ⅰ位于上模气室的下端面上,且所述的定位凸台Ⅰ为沿圆周分布的多个;所述的定位凸台Ⅲ为环形并位于上模气室下端面的中心部位;所述的定位凸台Ⅱ为位于定位板上的多个;所述的定位板与固定在下模板底部的定位气缸的活塞连接;所述的下模板上具有多个与定位凸台Ⅱ配合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的侧抽芯定位装置,采用上述技术结构,提高了成型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保证了成型的一致性,具有成型操作简单、产品一致性好、泡沫模样精度高、成型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机壳消失模模具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机壳消失模模具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的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5为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6为电机壳消失模模具下模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图中: 1、自动料枪,2、上模,3、侧抽芯镶件,4、抽芯气缸,5、下模,6、上模芯,7、弹簧,8、螺栓,9、定位凸台Ⅰ, 10、上模气室,11、上模封板,12、下模气室,13、定位气缸,14、下模芯,15、下模板,16、定位凸台Ⅱ,17、定位台,18、定位槽,19、定位凸台Ⅲ,20、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2、图3、图5、图7所示,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的侧抽芯定位装置,所述的的侧抽芯定位装置包括有侧抽芯机构和侧抽芯镶件的定位机构;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包括侧抽芯镶件3和抽芯气缸4;用以成型电机壳四周散热片的侧抽芯镶件3为沿圆周均布的四个,四个所述侧抽芯镶件3位于下模气室12的内腔中;所述的抽芯气缸4为四个,分别对应侧抽芯镶件3设置;四个所述的抽芯气缸4分别固定在下模气室3的外侧;所述的侧抽芯镶件3分别通过导柱与所对应抽芯气缸的活塞连接,构成四个所述的侧抽芯镶件3在四个抽芯气缸4的作用下,向内运动闭合形成模具型腔的结构;所述侧抽芯镶件的定位机构包括有定位凸台Ⅰ9、定位凸台Ⅱ16和定位凸台Ⅲ19。如图2所示,所述的定位凸台Ⅰ9位于上模气室10的下端面上,且所述的定位凸台Ⅰ9为沿圆周分布的多个,多个所述的定位凸台Ⅰ9在消失模模具合模时位于闭合后侧抽芯镶件的外侧,对侧抽芯镶件3进行定位和限位;所述的定位凸台Ⅲ19为环形并位于上模气室10下端面的中心部位。如图3、图7所示,所述的定位凸台Ⅱ16为位于定位板20上的多个;所述的定位板20与固定在下模板15底部的定位气缸13的活塞连接;所述的下模板15上具有多个与定位凸台Ⅱ配合的定位孔,且多个所述的定位孔位于闭合后侧抽芯镶件3的外侧,在定位气缸13的作用下,所述的定位板20上升,定位板20上的多个所述定位凸台Ⅱ16伸出下模板15上的定位孔,对侧抽芯镶件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刘氏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刘氏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3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