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群磁流变-化学机械复合抛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23641.4 | 申请日: | 2012-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4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路家斌;祝江亭;潘继生;阎秋生;高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群 流变 化学 机械 复合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群磁流变-化学机械复合抛光装置,特别涉及针对单晶SiC及其它超薄硬脆半导体材料的化学机械-集群磁流变复合抛光抛光装置,属抛光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单晶片作为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的核心,具有禁带宽度大、热导率高、电子饱和漂移速率大、临界击穿电场高和相对介电常数低等特点。因而被用于制作高温、高频、抗辐射、大功率和高密度集成电子器件。特别在极端条件和恶劣环境下应用,SiC器件的特性远远超过了Si器件和GaAs器件。利用它宽禁带的特点还可以制作蓝、绿光和紫外光的发光器件和光电探测器件。另外,SiC由于其较高的弹性模量、适中的密度、较小的热膨胀系数、耐热冲击性、高的比刚度和化学稳定性,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空间光学系统和激光元器件中。因此,SiC是微电子、电力电子和光电子等高新技术进入21世纪后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半导体材料之一。
SiC的应用要求单晶表面超光滑、无缺陷、无损伤。SiC的加工质量和精度优劣,直接影响到其器件的性能。比如当晶片表面有微小的划痕、凹坑、桔皮、颗粒、裂纹等缺陷时,会遗传给外延生长膜而成为器件的致命缺陷。但是SiC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其莫氏硬度为9.2;而且化学稳定性好。常温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故SiC单晶的加工成为其广泛应用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碳化硅单晶片的加工方法主要集中在:①沿用传统单晶 Si、Ge等晶片加工中的传统机械研磨抛光加工方法;②以机械去除和化学抛光合并使用为代表的复合加工;③以激光、等离子等特殊能场为去除手段的特种加工;④以磁流变效应控制磨粒行为的磁流变加工。还没有磁流变与化学机械抛光复合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单晶SiC晶片这类难加工材料,将集群磁流变抛光的高效率、柔性化、可控性与化学机械抛光的低损伤、低表面粗糙度等特性相结合,提出一种高效率、低损伤的高效精密复合抛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群磁流变-化学机械复合抛光装置,包括有机架、工件安装旋转装置、抛光装置和循环装置,其中工件安装旋转装置包括有晶片贴盘、电主轴、夹具、Z向驱动装置,其中电主轴与Z向驱动装置连接,并与机架的垂直导轨匹配,晶片贴盘通过夹具安装在电主轴下端,抛光装置包括有X向运动平台、Y向运动平台、抛光盘,其中Y向运动平台直接安装在机架上,X向运动平台安装在Y向运动平台上,X向运动平台与X向驱动装置连接,Y向运动平台与Y向驱动装置连接,抛光盘安装在X向运动平台上,且抛光盘与抛光盘驱动装置连接,循环装置包括有回收槽、pH测试仪、循环管、电泵和温控回收桶,其中装有pH测试仪的回收槽位于抛光盘的下方,电泵抽取抛光液通过循环管输送至抛光盘的工作面,且抛光液再通过循环管直接流回温控回收桶中。
上述夹具为弹簧夹头,晶片贴盘通过弹簧夹头安装在电主轴的下端。
上述Z向驱动装置包括有滚珠丝杆及Z向步进电机,其中Z向滚珠丝杆垂直固定在机架上,步进电机安装在滚珠丝杆的下端,电主轴固定在Z向滚珠丝杆上,并与机架的垂直导轨匹配。
上述Z向驱动装置的滚珠丝杆通过联轴器与Z向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上述抛光盘驱动装置包括有同步带轮及步进电机,抛光盘通过同步带轮与步进电机连接。
上述装有pH测试仪的回收槽位于抛光盘的正下方。
上述驱动X向运动平台及Y向运动平台运动的X向驱动装置及Y向运动平台均包括有滚珠丝杆及步进电机,其中滚珠丝杆垂直固定在机架上,步进电机安装在滚珠丝杆的下端,X向运动平台及Y向运动平台固定在滚珠丝杆上,且X向运动平台及Y向运动平台与机架的垂直导轨匹配,且滚珠丝杆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输出轴连接。
上述抛光盘的下方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中放置有磁铁,磁铁的下部设有能调节磁铁与抛光盘的盘面之间的距离的调整垫片。
上述环形槽中放置有不同形状及尺寸的磁铁,垫片为不锈钢垫片。
上述温控回收桶中设有能把抛光液的温度控制在25℃—55℃之间的温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集群磁流变-化学机械复合抛光装置,可确保抛光盘与被加工物外表面平行度较高,抛光间隙能随磨粒粒径大小和加工过程而调整,磁场强度由磁铁下方不锈钢垫片调整,pH测试仪可监测加工过程pH变化,温控回收桶可对抛光液进行温度调节,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复合抛光方法的基本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3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