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压缩氧气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22324.0 | 申请日: | 2012-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6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祥;赵新平;吴洁;顾挺;邢文明;顾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大屯工贸实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 地址: | 2216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压缩 氧气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氧气控制装置,属于煤矿机械领域。主要设置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硐室或救生舱,用于压缩氧气控制。
背景技术
为进一步遏制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的态势,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明确要求“推行紧急避险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构建,需以提高矿井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为最终目标,通过分析自身安全生产条件,结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避难硐室设置及技术要求,构建起覆盖全矿井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以井下避难硐室为核心,通过与矿井原有压风、供电和信息处理等系统的有效对接进行构建,且与矿井生产环境相适应。煤矿压缩氧控制设备主要功能是压缩氧气通过氧气控制装置使其减压达到避险系统暂行规定要求。现有压缩氧空气装置没有用于煤矿井下使用,且减压效果和压力控制稳定性不是特别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井下压缩氧气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井下压缩氧气控制装置,它包括氧气控制柜和安装在其中的压缩氧气控制装置,所述的压缩氧气控制装置包括连接管路,在连接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闸阀和第二压力表,在连接管路上第二闸阀和第二压力表的两端并联安装有一路控制组件,所述的控制组件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闸阀、止回阀、流量调节阀、第一球阀、减压阀、第一压力表、第二球阀、流量计和第三球阀组成。
压缩氧气通过第一闸阀流经止回阀,连接流量调节阀、第一球阀,经过减压阀减压,通过第一压力表显示,最后流经流量计,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到放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压效果好,放氧量稳定均匀,将各控制组件组合安装在一个柜体中,结构合理,且方便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氧气控制柜柜体主视图;
图2是氧气控制柜柜体侧视图;
图3是压缩氧气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气控制柜,2、第一闸阀,3、止回阀,4、流量调节阀,5、第一球阀,6、减压阀,7、第一压力表,8、第二球阀,9、流量计,10、第三球阀,11、第二闸阀,12、第二压力表,13、连接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氧气控制柜1做成立柜式,为方便操作,装有2扇门,能够全敞开,两侧开有管道出口。压缩氧气控制装置组合安装在氧气控制柜1中。
如图3所示:压缩氧气控制装置有一连接管路13,在连接管路13上安装有第二闸阀11和第二压力表12,在连接管路13上第二闸阀11和第二压力表12的两端并联安装有一路控制组件,所述的控制组件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闸阀2、止回阀3、流量调节阀4、第一球阀5、减压阀6、第一压力表7、第二球阀8、流量计9和第三球阀10组成。
压缩氧气通过第一闸阀2流经止回阀3、流量调节阀4、第一球阀5,经过减压阀6减压,通过第一压力表7显示,最后流经流量计9通过连接管路13连接到放氧装置;若上述管路中出现问题,还可以将压缩氧气直接流经第二闸阀11通过第二压力表12显示压力,接到连接管路13连接到放氧装置。
上述实施例是为降低压缩氧气压力以满足避险硐室内使用要求而设计改造的。氧气控制柜材质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光滑,不得有开裂损伤、毛刺及其它加工缺陷;连接管路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满足防腐要求。
本装置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额定流量不小于3m3/h。放氧额定压力不大于0.2MPa,氧气与空气混合后放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大屯工贸实业公司,未经徐州大屯工贸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2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