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综合加温油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2204.0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8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林;朱颉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联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5/20 | 分类号: | F23K5/20;F23K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综合 加温 油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多级综合加温油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工业燃油在燃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一方面:(1)粘度高,不易流动输送,很容易在输送管内结垢导致输送管堵塞,时间长后会造成严重后果;(2)燃点高,不易点火燃烧,且往往存在严重的燃烧不充分,排放污染严重等不足;(3)由于燃烧需求温度高,因此燃烧过程难以调节,往往存在严重浪费。
虽然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对如重油等工业燃油进行改性处理,但是往往收到的成效比较低,无法做到简单且低成本的处理后得到卓有成效的燃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成本低,且使燃油具有良好燃烧效果的多级综合加温油气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多级综合加温油气处理装置,包括最少两级加热处理罐,第一级加热处理罐设置有燃料入口,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与第二级加热处理罐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级加热处理罐设置有燃料出口。
所述加热处理罐为电磁加热处理罐,其罐体上设置有电磁产生元件。
所述加热处理罐设置有四级,分别是第一级加热处理罐、第二级加热处理罐、第三级加热处理罐和第四级加热处理罐,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与第二级加热处理罐连接,所述第二级加热处理罐与第三级加热处理罐连接,所述第三级加热处理罐与所述第四级加热处理罐连接。
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加热温度为80°,所述第二级加热处理罐加热温 度为100°,所述第三级加热处理罐加热温度为120°,第四级加热处理罐加热温度为140°。
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与第二级加热处理罐在底部连接,所述述第二级加热处理罐与第三级加热处理罐在顶部连接,所述第三级加热处理罐与所述第四级加热处理罐在底部连接,所述第四级加热处理罐在顶部安装油料出口。
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第二级加热处理罐、第三级加热处理罐第四级加热处理罐连接有震动装置,以对其内的燃料进行震动搅拌。
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第二级加热处理罐、第三级加热处理罐第四级加热处理罐与控制机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的优点是:燃油通过加热处理罐进行逐级通过高频加热处理,可以有效的改善燃油的流动性,使部分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最终处理成油气混合状态,点火燃烧容易,燃烧也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级综合加温油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多级综合加温油气处理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多级综合加温油气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四级加热处理罐:分别是第一级加热处理罐2、第二级加热处理罐3、第三级加热处理罐4和第四级加热处理罐5,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2与第二级加热处理罐连接3,所述第二级加热处理罐3与第三级加热处理罐4连接,所述第三级加热处理罐4与所述第四级加热处理罐5连接。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2设置有燃料入口1,最后一级加热处理罐--所述第四级加热处理罐5的顶端设置有燃料出口6。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加热温度为80°,所述第二级加热处理罐加热温度为100°,所述第三级加热处理罐加热温度为120°,第四级加热处理罐加热温度为140°,逐级对燃料进行梯度式加热,油气处理效果更为明显,且性质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2与第二级加热处理罐3在底部连接, 所述述第二级加热处理罐3与第三级加热处理罐4在顶部连接,所述第三级加热处理罐4与所述第四级加热处理罐5在底部连接,所述第四级加热处理罐5在顶部安装油料出口6。这样可以是燃油处理更加均匀。
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2、第二级加热处理罐3、第三级加热处理罐4第四级加热处理罐5连接有震动装置8,以对其内的燃料进行震动搅拌。
所述加热处理罐为电磁加热处理罐,铁质罐体上设置有电磁产生元件。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罐2、第二级加热处理罐3、第三级加热处理罐4和第四级加热处理罐5与控制机构7连接,通过控制机构7可以调节各级加热处理罐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联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联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2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放式非线性电阻正向伏安特性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装置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