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补水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1993.6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0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云山 |
主分类号: | F16K31/24 | 分类号: | F16K31/2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地址: | 21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水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锅炉、热水器等领域应用的自动补水装置,具体为一种自动补水阀门。
背景技术
在水资源日益贫乏的今天,节水已经成为各类用水装置设计考虑的重点,各类节水装置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等需要补水的设备一般通过在水箱内安装信号管,带水平面达到信号管处并通过信号管溢出后才知道水箱的水加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在低水位时能打开阀门,高水位时自动关闭的自动补水阀。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补水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为密封的箱体,阀体的上端设有透气孔,阀体内设有竖向布置的进水管和横向布置的出水管,进水管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进水口呈90°密封连接,在进水管的出口设有控制补水的活塞,活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垂直向上穿过出水管的活塞连杆;在出水管上方水平布置有一根浮球连杆,浮球连杆的一端连接有浮球,浮球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连杆连接,在浮球连杆7的中部设有用于实现浮球杠杆左右摆动的浮球支架,在出水管的外周间隙式的套置有出水接口,出水接口与阀体固定连接,并且与阀体内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浮球通过阀体内水位的升降,带动活塞的上下运动,实现了阀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来达到自动补水的效果,解决了手动控制阀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节约了水资源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阀体1为密封的箱体,阀体1的上端设有透气孔2。
阀体1内设有竖向布置的进水管3和横向布置的出水管4,进水管3的出水口与出水管4的进水口呈90°密封连接,在进水管3的出口设有控制补水的活塞5,活塞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垂直向上穿过出水管4的活塞连杆6。
在出水管上方水平布置有一根浮球连杆7,浮球连杆7的一端连接有浮球8,浮球连杆7的另一端与活塞连杆6连接,在浮球连杆7的中部设有用于实现浮球杠杆左右摆动的浮球支架9,在出水管4的外周间隙式的套置有出水接口10,出水接口10与阀体1固定连接,并且与阀体1内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出水管4穿置于水箱的进水接口11内,并且将水箱12的进水接口11与阀体1的出水接口10密封连接,水箱12的进水接口11、阀体1的出水接口10与出水管4之间留有间隙。
阀体1内的水位随着水箱12内的水的消耗逐渐降低,浮球8随着水位的降低也逐渐向下,活塞5随着浮球8的下降逐渐打开,实现了补水过程。随着水箱12内水位的上升,水箱12内的水通过阀体1的出水接口10与出水管4之间的间隙流进阀体1内,阀体1内的水位逐渐上升,活塞5在重力的作用下关闭了进水管3的出水口,实现了自动补水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云山,未经周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1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