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承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1672.6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6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东乡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C2/3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承墙板。
背景技术
作为支承墙板,一直以来提供使用交叉式的拉条(ブレース)的支承墙板,但在交叉式的拉条中,每一个板的支承提高存在极限,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在规划中容易产生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支承墙板,其能够相对于水平力发挥高的支承性能,而且能够在成本上有利地将其实现。
上述课题通过如下的支承墙板来解决,其特征在于,具备波形钢板作为膜式支承要素,所述波形钢板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肋部和平板部沿左右方向交替重复而成。
该支承墙板中,肋部间的各平板部构成由左右的肋部限制面外变形的单位膜部,通过这些各单位膜部的面刚性来抵抗水平力,能够发挥高的支承性能。
而且,由于通过波形钢板形成平板部和肋部,因此能够在成本上有利地制作上述能够发挥高的支承性能的支承墙板。
上述支承墙板中,在波形钢板的肋部突出侧的面部以将各肋部埋入的状态设置混凝土部的情况下,各肋部被混凝土部加强,能够提高相对于水平力的由各平板部的面刚性产生的抵抗力,能够提高支承性 能。
特别是在波形钢板的各肋部的基端侧较细而形成为埋入混凝土中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牢固地进行混凝土部对各肋部的加强,另外,能够利用肋部和混凝土的卡合作用容易地使混凝土部和波形钢板结合。
另外,在上述支承墙板中,在与波形钢板的肋部突出侧相反一侧的面部设有具有透湿性的绝热材料,肋部内的空隙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放湿用的通气部,该情况下,在与上述膜式支承要素的组合中,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结露的发生。
【实用新型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为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因此能够相对于水平力发挥高的支承性能,而且,能够在成本上有利地实现。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方式的支承墙板,图(1)是剖面俯视图,图(2)是剖面立体图。
图2中,图(1)是表示波形钢板和混凝土部的合成板的立体图,图(2)是在外墙板上使绝热材料分离后的状态的剖面俯视图。
【标号说明】
1…外墙板(支承墙板)
3…波形钢板(膜式支承要素)
4…透湿性绝热材料
5…肋部
6…平板部(单位膜部)
7…空隙
8…混凝土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最优方式。
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支承墙板1作为外墙板使用,该支承墙板1中,在利用槽形的钢制框组装成方形环状的板框架2的屋外侧的面部安装有波形钢板(膜式支承要素)3,并且在板框架2内与波形钢板3相邻而设有由石棉等构成的透湿性的绝热材料4。
波形钢板3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肋部5和平板部6沿左右方向交替重复的波形钢板构成,使肋部5突出一侧的面部朝向屋外侧而设置,肋部5内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空隙7作为用于使来自绝热材料4一侧的湿气放湿的通气部而发挥功能。
并且,上述波形钢板3中,在肋部5突出一侧的面部、即屋外侧的面部上,混凝土部8以将各肋部5埋入的状态设置,并且波形钢板3的各肋部5的基端侧较细,从而使波形钢板3和混凝土部8牢固地结合,形成由波形钢板3和混凝土部构成的合成板9而使支承墙板1形成为混凝土类的外墙板。
此外,混凝土部8的屋外侧的面部既可以直接向屋外露出而构成外墙面,也可以在混凝土部8的屋外侧的面部贴瓷砖等。
上述支承墙板1中,肋部5间的各平板部6成为由左右的肋部5、5约束面外变形的单位膜部,这些各平板部(单位膜部)6通过各自的面刚性而较强地抵抗水平力,能够发挥高的支承性能。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波形钢板3中在肋部5突出一侧的面部,各肋部5以埋入到混凝土部8内的状态设置,因此各肋部5被混凝土部8加强,能够提高相对于水平力的由各平板部6的面刚性所产生的抵抗力,从而能够提高支承性能。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波形钢板3的各肋部5的基端侧较细,而牢固地保持与混凝土部8的结合状态,因此能够牢固地实现混凝土部8对各肋部5的加强。
并且,通过波形钢板形成作为发挥上述的高的支承性能的基础的平板部6和肋部5,因此能够在成本上有利地制作这种支承墙板1。
另外,上述支承墙板1中,使用钢制成波形钢板的波形钢板3的各肋部5内的空隙7作为用于使来自透湿性绝热材料4一侧的湿气放湿的通气部发挥功能,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防止结露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1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柜口框与吊篮配合结构
- 下一篇:LED中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