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密油管引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0626.4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周新华;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易继贵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 油管 引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气密油管管柱作业过程中应用的油管丝扣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气井修井下气密油管作业中,在连接丝扣时,将气密油管公扣放入气密油管母扣(油管接箍)过程中,由于大钩晃动、操作不稳等因素,容易造成气密油管公扣端密封面直接碰撞在气密油管母扣(油管接箍)上端,损伤气密油管公扣端密封面,造成不合格油管入井,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密油管引扣器,与气密油管丝扣连接,避免气密油管公扣端密封面直接碰撞气密油管母扣(油管接箍)上端面造成损伤,避免不合格油管入井,满足气密油管修井作业的工艺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气密油管引扣器,由分瓣护箍1、壳体2和合页4组成,其中,上述分瓣护箍1由两片等大阶梯型半圆体组成,其轴向外表面中部设有梯形槽;壳体2轴向内表面中部设有与分瓣护箍1梯形槽相匹配的梯形键状突起,分瓣护箍1与壳体2镶嵌在一起,上述合页4焊接在壳体2上,上述壳体2由两片独立等大半圆筒组成,通过合页4连接在一起。
上述壳体2上焊接手柄3。
上述分瓣护箍1上端设置45度倒角。
本实用新型气密油管引扣器,能够在连接气密油管丝扣时,将气密油管公扣引入母扣(油管接箍)中,有效保护气密油管公扣端密封面,保证完井管柱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密油管引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密油管引扣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气密油管引扣器由分瓣护箍1、壳体2和合页4组成,分瓣护箍1通过梯形槽镶嵌在壳体2上,壳体2通过合页4连接在一起,下气密油管作业时,在连接油管丝扣之前,将本发明装置套装在油管母扣(油管接箍)上,当管柱尺寸不匹配时可相对壳体2向上敲击分瓣护箍1,使分瓣护箍1退出梯形槽,更换适应管柱尺寸的分瓣护箍1,利用分瓣护箍1上端的45度倒角,将气密油管公扣引入母扣(油管接箍)中,避免了气密油管公扣端密封面直接碰撞气密油管母扣(接箍)上端面,造成损伤,同时分瓣护箍1材质硬度远低于气密油管,所以不会损伤气密油管公扣端密封面,将气密油管公扣引入母扣(油管接箍)后,操作人员向合页方向搬动手柄3打开壳体2,退出气密油管引扣器,用油套管钳上紧丝扣,达到规定扭矩值,最终保证完井管柱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气密油管引扣器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气密油管作业需求,在连接丝扣时保护气密油管密封端面,保证完井管柱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0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率大功率少齿差增(减)速动力传动装置
- 下一篇:餐具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