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智能同步张拉系统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0547.3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兰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智能 同步 系统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应力智能同步张拉系统控制阀。
背景技术
预应力张拉,就是通过千斤顶拉紧预应力筋,预先给桥梁或构件施加应力,使桥梁或构件产生向上的拱度,以提高桥梁或构件的承载能力。预应力张拉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先张法是指先在台座上拉紧预应力筋,通过锚具将预应力筋固在台座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卸掉锚具,放松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结合的那部分预应力筋的力量就传递到混凝土上。后张法是指先浇筑混凝土后张拉,浇筑混凝土前预先留有孔道,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在孔道内传入预应力筋,然后张拉锚固,最好在孔道内注入水泥浆。
在传统的施工方式中,控制阀的控制常常存在着控制可靠性低,控制精度低,出现的偏差较大,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偏差严重时,不仅难以保证施工质量,甚至会以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性高并且控制精度高的预应力智能同步张拉系统控制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预应力智能同步张拉系统控制阀,包括控制组件以及与控制组件相连的两个呈相对布置的张拉组件;所述张拉组件包括张拉装置、与张拉装置连通的进油管和出油管以及与进油管和出油管连通的油泵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说:
所述控制阀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有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说:
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光耦器件与控制阀连接,并且单片机电连接传感器。
所述张拉装置为千斤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通过光耦器件连接单片机,在系统工作时,单片机根据工作状态和传感器返回的值控制电磁阀执行相应的操作。电磁阀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动作快速,可以保证系统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可控制性。电磁阀与油泵电机和千斤顶相连,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可以精准控制千斤顶内油压,可以保证整个张拉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性和控制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系统安装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预应力智能同步张拉系统控制阀,包括控制组件以及与控制组件相连的两个呈相对布置的张拉组件。所述张拉组件包括张拉装置、与张拉装置连通的进油管和出油管以及与进油管和出油管连通的油泵电机。预应力同步张拉系统中的控制组件以及相应的张拉装置、油泵电机以及位于张拉装置、油泵电机之间的进油管和出油管,同时,通常情况下,张拉装置为千斤顶。上述技术内容,都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有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光耦器件与控制阀连接,并且单片机电连接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通过光耦器件连接单片机,在系统工作时,单片机根据工作状态和传感器返回的值控制电磁阀执行相应的操作。电磁阀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动作快速,可以保证系统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可控制性。电磁阀与油泵电机和千斤顶相连,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可以精准控制千斤顶内油压,可以保证整个张拉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性和控制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0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