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医院通用就诊功能的智能银行卡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20413.1 | 申请日: | 2012-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8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冀乃暹;武涛峰;安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胡上海 |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医院 通用 就诊 功能 智能 银行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卡,特别是一种能够在大范围内的合作医院通用就诊的具有医院通用就诊功能的智能银行卡。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发行的诊疗卡绝大部分为M1行业芯片,每家医院单独发行仅适用于自家医院的诊疗卡。现有的诊疗卡为非接触式,可以在医院的人工窗口、医生工作站、自助就医设备等受理终端使用。一方面,患者在就医时在一家医院办理诊疗卡后,更换医院又需要重新办理新的诊疗卡,不仅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并且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现有的诊疗卡并不存在金融应用,即不能实现诊疗费用的支付以及其他就医消费的支付,功能较为单一,患者在就医结算时需要按照传统的划价缴费的流程去做,对医院和患者来讲,都存在手续繁琐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诊疗卡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医院通用就诊功能的智能银行卡,该通用就诊智能卡可以在医院的医生工作站、人工窗口及自助就医设备等受理终端使用,并且具有借记金融功能,借记IC医院通卡还有电子现金功能,能够完成诊疗费用及其他就医消费的支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医院通用就诊功能的智能银行卡,包括智能银行卡本体和IC芯片,所述IC芯片内设置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包括:
用于存储IC芯片序列号及银行卡号的基本信息扇区,所述基本信息扇区由至少一个扇区构成;
用于对所述多个医院信息扇区进行索引的医院诊疗卡索引扇区,所述医院诊疗卡索引扇区设置于多个所述医院信息扇区之后。
本实用新型中的持卡人在医院的注册激活信息是指持卡人在医院激活诊疗卡的信息,凭借该注册信息可以使得挂号、就诊、处方、病例甚至消费等行为得到统一存储和管理。
作为优选,所述医院信息扇区包括有用于存储医院内部的管理数据的管理数据区块。
作为优选,所述医院信息扇区还包括有用于存储访问密码和控制信息的密钥管理区块,所述密钥管理区块位于所述医院信息扇区的最后一块。
作为优选,所述存储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多个所述医院信息扇区之后的用于对多个医院信息扇区进行索引的医院诊疗卡索引扇区。
作为优选,所述IC芯片的存储单元为EEPROM存储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IC芯片的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为1K~256K。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卡本体为磁条式银行卡、金融IC芯片式银行卡或者磁条和金融IC芯片同时具有的金融IC磁条复合银行卡。
作为优选,所述IC芯片为金融IC芯片或M1行业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医院通用就诊功能的智能银行卡可以在多家已经注册激活的医院的医生工作站、人工窗口及自助就医设备等受理终端使用,并且其具有电子现金、借记等金融功能,能够完成诊疗费用及其他就医消费的支付,实现多家医院的就医和支付的一卡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医院通用就诊功能的智能银行卡的存储单元的扇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医院通用就诊功能的智能银行卡,包括智能卡本体(图1中未示出)和IC芯片(图1中未示出),所述IC芯片内设置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包括:
用于存储IC芯片序列号及银行卡号的基本信息扇区1,所述基本信息扇区1由至少一个扇区构成;
用于存储持卡人在至少一家医院的注册激活信息的多个医院信息扇区2,所述医院信息扇区2由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基本信息扇区1之后的扇区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接受银行卡号作为就诊卡号的医院,仅仅读取基本信息扇区1即可就诊,而医院信息扇区2是作为预留扇区,用于供其他特殊医院写入医院就诊信息,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银行卡在多个医院之间具有通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0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