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绝缘开关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9912.9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7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郭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电力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25 | 分类号: | H02B13/0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绝缘 开关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配电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体绝缘开关柜。
背景技术
在目前国内外10KV电力配电系统中,SF6充气绝缘紧凑型金属封闭开关柜被广泛采用,但SF6气体环网柜是以六氟化硫作为绝缘介质的,难免杜绝不了漏气的问题,而漏气这个问题受限于产品的设计原理,是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固体绝缘开关柜漏气的缺陷,提供一种固体绝缘开关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固体绝缘开关柜,包括开关柜柜体、操作机构、传动对接箱组件、开关本体组件、出线联结电缆支柱组件、母线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操作机构设于所述开关柜柜体的上端,并通过所述出线联结电缆支柱组件联结,在所述出线联结电缆支柱组件的相邻位置设有真空隔离开关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柜中,所述真空隔离开关组件主要由开关座本体、出线连接电缆支柱、真空灭弧室、灭弧室绝缘拉杆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柜中,所述开关本体组件内侧用软连接件与真空灭弧室上端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分、合由机构通过传动轴带动凸轮,该凸轮通过灭弧室绝缘拉杆使其固定在开关座本体底座上的真空灭弧室作分合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柜中,所述操作机构主要由弹簧操作机构组件、接地开关操作机构组件、传动轴对接箱组件、真空开关传动轴组件、隔离开关传动轴组件、接地开关传动组件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柜中,所述接地开关操作机构组件与隔离开关传动轴组件之间设有机械连锁装置,该机械连锁装置由真空开关弹簧操作机构组件、凸轮、拐臂、真空开关传动轴组件组成一套机构带动真空开关分、合闸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柜中,由隔离开关传动轴组件、接地开关传动组件、万向转换机构组成一套机构带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分、合闸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柜中,所述固体绝缘开关柜具有金属柜体和安装在金属柜体内的集成式操作机构、集成式隔离开关、集成式真空开关和电缆支柱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柜中,在所述集成式隔离开关的出线端罩有与集成式出线段蓝支柱构成一个整体的绝缘套筒,在集成式真空开关的进线端罩有与集成式真空开关绝缘外壳构成一个整体的绝缘套筒母线;在集成式隔离开关出线端与集成式真空开关进线端相互连接时,其各自外围的绝缘套筒相互嵌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柜中,所述固体绝缘开关柜的开关本体采用三相独立安装开关方式,所述三相单元分别固封在新型环氧树脂浇注的绝缘本体中。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固体绝缘开关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继承了SF6负荷开关的无燃弧、极小型、模块化设计、适应广、免维护的优良传统优点,而且具有高压带电部分均用绝缘特性优良的环氧树脂材料一次压注成型,极大地减小了开关相间和相对地的绝缘间隙,为极小型设计理念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证,是中压开关设备领域目前先进的产品;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固体绝缘环网柜采用极柱固封技术,取消SF6压力气体的应用,在安全、智能、灵活、环保、抗恶劣环境等方面较传统环网柜都具有显著提升。如在安全性上,固体绝缘环网柜将真空灭弧室、主导电回路、绝缘支撑等有机结合为一整体,实现全绝缘、全密封、免维护结构;在智能性上,可现场增设PT,模块化操作机构,可在运行现场直接手动到电动升级改造,负荷开关瞬时分断,真正符合配网自动化要求;在灵活性上,固体绝缘环网柜在满足IP67防护等级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单元拼装、单元更换、方案调换、极大地降低了运行成本;在智能化升级、内部监测、抗恶劣环境(严寒、高原、潮湿沿海、强风沙、地下等)方面有明确的技术特点与优势;相间完全隔绝,具有防爆性能。固体绝缘环网柜是目前传统环网柜的最先进技术更新换代产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绝缘防护能力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体绝缘开关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进线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电缆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C相电缆支柱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相电缆支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电力设备(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亚洲电力设备(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9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