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变蓄热式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9633.2 | 申请日: | 2012-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罗清海;邹祝英;曹建德;夏森林;彭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清海 |
| 主分类号: | F24J2/34 | 分类号: | F24J2/34;F24D15/00 |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邹小强 |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蓄热 太阳能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过太阳能集热管集热、相变材料蓄热、电热管加热补充相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光热利用的主要形式,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不足在于太阳热能资源与需求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不匹配,太阳能利用构件与建筑结构构件不协调,其安装和使用受到建筑层次和结构的局限,热能利用方式主要局限于热水供应。
目前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方面有不少尝试,并申请了不少壁挂式、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等专利,虽然有利于缓解建筑层次和结构限制的矛盾,但是,依然不能做到太阳能利用构件与建筑结构构件一体化,不能解决太阳热能资源与需求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不匹配的矛盾,不能实现太阳热能多种用途的功能化集成,而且增加了强制循环水泵的功耗。
目前太阳能蓄热水箱受蓄热密度和容量的限制,一方面体积比较粗笨,增加了建筑构件的负荷,另一方面热水温度较高,降低了太阳能集热效率,水箱散热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相变蓄热式太阳能热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相变蓄热式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由蓄热水箱、复数根集热管、散热器、蓄热胶囊支架、复数个蓄热胶囊、电热管、散热器进水阀门、散热器出水阀门、支承架、波形聚光板、支承架固定座、散热器出水管、散热器进水管组成。
蓄热水箱右侧板上部设有一根出水管,蓄热水箱左侧板下部设有一根进水管,蓄热水箱前壁板下部的斜板上设有复数个与集热管连接的集热管连接孔。
电热管安装在蓄热水箱内的底部,阳光不充分的天气可以通过电热管加热蓄热水箱内的水。
蓄热胶囊支架放置在蓄热水箱内,蓄热胶囊支架分为复数个框格,每个框格内放置一个蓄热胶囊。
散热器设在蓄热水箱的背面,散热器上的出水管连接一个出水阀门,该出水阀门另一端与蓄热水箱上的进水管连接;散热器上的进水管连接一个进水阀门,该进水阀门另一端与蓄热水箱上的出水管连接。
波形聚光板安装在支承架的斜平面,支承架斜平面的底端设有一个支承架固定座,支承架固定座设复数个集热管定位孔,集热管的末端插入支承架固定座的定位孔内,集热管的开口端与蓄热水箱前壁板下部斜板上的集热管连接孔连接。
所述的蓄热胶囊由PVC矩形胶袋和相变蓄热材料组成,相变蓄热材料以醋酸钠为主体,密封在PVC矩形胶袋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相变蓄热式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蓄热水箱外形为长方体形结构,通过结构尺寸的调整,可设置于外墙、窗台外沿、阳台外沿上,不受高层建筑层次对安装位置的局限和制约,结合太阳能集热管下的波形聚光板,可以实现太阳能集热与建筑遮阳的功能一体化。
2、蓄热水箱内的蓄热胶囊可以提高蓄热密度和蓄热容量,白天通过集热管对太阳能热的吸收,当蓄热水箱内的水温逐渐上升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热能转化为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使水箱水温维持在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附近区域;蓄热胶囊可以从蓄热水箱内拿出,用于身体局部采暖和热敷。
3、散热器和蓄热水箱可以采用分体结构,散热器安装在房间内的采暖位置,通过管路与蓄热水箱连接,利用散热器向室内供暖,室内不需要采暖时,关闭散热器进、出水阀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右视图;
附图3为蓄热水箱和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的左视图;
附图5为附图3中的俯视图;
附图6为支承架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蓄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中的A-A剖视图;
附图9为蓄热胶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的相变蓄热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蓄热式太阳能热水器,由蓄热水箱1、复数根集热管2、散热器3、蓄热胶囊支架4、复数个蓄热胶囊5、电热管6、散热器进水阀门7、散热器出水阀门8、支承架9、波形聚光板10、支承架固定座11、散热器出水管3-1、散热器进水管3-2组成。
蓄热水箱1右侧板上部设有一根出水管1-1,蓄热水箱1左侧板下部设有一根进水管1-2,蓄热水箱1前壁板下部的斜板上设有复数个与集热管2连接的集热管连接孔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清海,未经罗清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96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