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8969.7 | 申请日: | 2012-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7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雅萍 |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使金属壳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的电连接器200,请参阅图5所示,其包含绝缘本体210及金属壳体220,该绝缘本体210具有多个结合孔211,该金属壳体220具有多个插销221,各该插销221插设于各该结合孔211,以使该金属壳体220与该绝缘本体210结合,惟,该金属壳体220在进行壳体加工时,各该插销221极易产生翘曲及偏斜等情性,当该金属壳体220欲结合于该绝缘本体210时,产生偏斜的所述多个插销221无法与所述多个结合孔211对位,以致该金属壳体220无法有效固设于该绝缘本体210。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电连接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它能够使其的金属壳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金属壳体及绝缘本体,该金属壳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多个连通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的穿孔,该绝缘本体具有表面及多个形成于该表面的插接件,该金属壳体盖合于该绝缘本体的该表面,且各该插接件贯穿各该穿孔,各该插接件具有插接部及连接该插接部的铆合部,各该插接件的该插接部位于各该穿孔中,各该铆合部覆盖各该穿孔并延伸至该金属壳体的该第一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铆合部具有连接部及限位部,该连接部连接该插接部,该限位部延伸于该连接部的侧边,且覆盖各该穿孔及该第一表面。
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该限位部具有底面,该底面抵触该金属壳体的该第一表面。
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的该表面凹设有多个凹槽,各该插接件设置于各该凹槽。
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的该表面凹设有多个插接槽,该金属壳体的该第二表面凸设有多个扣合片,各该扣合片嵌入于各该插接槽。
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插接槽及所述多个插接件为间隔排列。
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插接件的该插接部为长方体,且该穿孔为矩形孔,该插接部具有第一长度,该穿孔具有第二长度,该第一长度不大于该第二长度。
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插接件的该插接部为柱状体,且该穿孔为圆形孔,该插接部具有外径,该穿孔具有内径,该外径不大于该内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藉由各该插接件的该铆合部覆盖该金属壳体的各该穿孔,且该铆合部延伸至该金属壳体的该第一表面,因此该金属壳体被限位于该绝缘本体的该表面与各该插接件的该铆合部之间,以避免该金属壳体脱离该绝缘本体,且在盖合该金属壳体于该绝缘本体的制造过程中,可以避免该金属壳体无法盖合于该绝缘本体。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组合立体图。
图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插接件经过热铆合后的组合立体图。
图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插接件经过热铆合后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5:现有习知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连接器
110:金属壳体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3:穿孔
114:扣合片
120:绝缘本体 121: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雅萍,未经林雅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8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打气泵用电源线母插座
- 下一篇:具有较佳结构强度的电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