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量的薄壁耐压放射源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8577.0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松;解峰;姜文刚;余功硕;梁建峰;何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D8/10 | 分类号: | B65D8/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薄壁 耐压 放射源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技术应用领域中放射源的盛装容器,具体涉及测量对象为低能gamma射线的气体或液体放射源的盛装容器。
背景技术
低能gamma射线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核数据测量、核监测等领域。在低能gamma射线的测量中,特别是低能gamma射线的发射几率很小的情况下,要求测量源的封装容器对gamma射线的吸收越小越好,以提高gamma射线探测效率。对于固体源来说,可以将容器的壁做的很薄,提高低能gamma射线的探测效率。但是对于液体或气体源,在源的制备过程中就存在液体承压和真空承压问题。并且,扁平源容器平面壁的变形对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变化较大,会带来较大的测量不确定度。同时平面壁的变形将显著改变容器的体积,造成体积测量的不准确,这对于基于体积定量的气体源来说,同样带来较大的测量不确定度。因此在通常的容器设计中,只能提高容器平面壁的厚度,从而牺牲了探测效率。
2010年第30期《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公开了一种炭纤维底衬不锈钢气体测量源盒,采用炭纤维压制板作为容器的外壁,由于炭纤维材料含有的元素原子系数均较小,可以有效减小低能gamma射线的吸收。经过实验,最终扁平壁的厚度只能薄至0.7mm。当对容器抽真空时,可以观察到凹陷;充压为两个标准气压时,可以观察到突起。该容器对能量为81keV gamma射线探测效率低于30%。可见该设计存在耐压问题,在一个标准气压压差下可以观察到容器的变形,此变形对于容器的体积影响明显,正因为此原因,扁平壁的厚度只能薄至0.7mm。
专利申请号为03178720.7和200910165330.5的薄壁容器均采用在器壁上添加特殊设计的变形凹槽增加抗压能力,此方法虽然在有机材料铸造时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较小体积的精确制造存在较大困难,并且这两个专利中描述的技术解决的是不涉及精确体积变形的薄壁问题,对于要求容器的体积在承压前后变化极小的情况并不适用。另外,变形凹槽对于放射性探测器来说不是规则的形状,凹槽尺寸的细小差异将导致探测效率的显著变化,严重影响测量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液体或气体放射源在测量过程中薄壁容器容易变形,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测量的薄壁耐压放射源容器,可以在保持较好耐压特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容器平面壁的厚度,以减小平面壁对gamma射线的吸收效率,从而有效提高gamma射线的探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用于测量的薄壁耐压放射源容器,包括圆筒形容器侧壁2以及平行设置在容器侧壁2两端的两个薄壁平板1,所述两个薄壁平板1和容器侧壁2构成密封体,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在两个薄壁平板1之间设置的至少一个支撑柱3和设置在薄壁平板1或容器侧壁2上的导管4。
上述的支撑柱3为一个,其两端设置在薄壁平板1的中心位置。
上述的支撑柱3为多个,其两端与薄壁平板1的中心等距并均匀布放。
上述的支撑柱3为多个,其中一个支撑柱3的两端设置在薄壁平板1的中心位置,其余支撑柱3的两端与薄壁平板1的中心等距并均匀布放。
上述支撑柱3的两端粘接或焊接在薄壁平板1上。
上述薄壁平板1和容器侧壁2焊接或粘接为密封体。
上述薄壁平板1为不锈钢、铝、铜、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所述容器侧壁2为不锈钢、铝、铜、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支撑柱3为不锈钢、铝、铜、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所述导管4为不锈钢、铝、铜、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柱将薄壁平板分成若干小的分区,从而提高容器耐压能力,减小薄壁厚度的同时减小容器的形变,减小体积变化带来的测量不确定度,提高低能gamma射线穿透能力,从而提高探测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在容器内部均匀排布,减小了应用中容器摆放方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导管设置在侧面,适合双探测器测量,可以进一步加倍提高效率,还可用以对放射源进行符合法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侧面导管类容器封装前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侧面导管类容器封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正面导管类容器封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侧面导管类容器使用示意图;
图5是正面导管类容器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号:1-薄壁平板;2-容器侧壁;3-支撑柱;4-导管;5-盛源容器;6-阀门;7-第一探测器;8-第二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8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切换功能的防腐蚀电磁水阀
- 下一篇:抽油机变速箱放油孔防盗丝堵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