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综合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8564.3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1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江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综合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循环水处理方法普遍有三种,第一是过滤法,去除水中的颗粒物质和部分藻类,处理效果差,滋生藻类多,垢锈严重,用水设备运行不稳定;第二种是传统化学法,又可分为投药法(即水质稳定剂)、化学清洗以及离子交换法,药剂量难以控制,药剂含有一些杂质,对用水设备的运行副作用比较大,并且运行成本高;第三种是传统物理方法,即强磁法、高压静电法、低压直流电场法、高频电磁场法等,但因水中存在一些颗粒物质,很容易出现“垢下腐蚀”,腐蚀管道和用水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综合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循环水水处理的运行成本高、腐蚀严重、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本设备的作用将循环水进行彻底处理,首先进行高速过滤和高精度过滤,并具有再生效率高,耗水量少等诸多优点,大于25μm固体物去除率在98%以上,杀灭99%以上的细菌和藻类,从而很好的控制水中固体物的含量,阻止了泥垢的生成,控制了菌藻的繁殖,可有效封闭水中的二价钙、镁、铁离子,使之处于游离状态,不能与阴离子结合,增大了水中钙、镁、 铁离子的允许浓度,阻止了水垢的生成,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水系统的“红锈水”、“黄锈水”现象,抑制了腐蚀的产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如下技术方案:综合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和防锈、阻锈、杀菌灭藻设备本体以及射频发生与全程扫描装置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射频发生与全程扫描装置(1)、差压传感器(2)、散水板(3)、进水管道(4)、粗过滤网(5)、排污阀(6)、排污阀(7)、放空阀(8)、出水管(9)、射频换能器支架(10)、射频换能器(11)、活性再生过滤体(12),本体内设置有活性再生过滤体(12),活性再生过滤体(12)为楔形滤芯组成,不锈钢材质,滤芯外层间隙大,里层间隙小,射频换能器(11)为环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全物理处理法进行水处理,主要应用于循环水处理,具有物理场射频技术完美配合;一体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尤其适合循环水处理的新建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射频发生与全程扫描装置(1)、差压传感器(2)、散水板(3)、进水管道(4)、粗过滤网(5)、排污阀(6)、排污阀(7)、放空阀(8)、出水管(9)、射频换能器支架(10)、射频换能器(11)、活性再生过滤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全封闭的设备本体内设置有活性过滤体(粗滤体和精滤体),原水从进水管进入活性过滤体内腔,活性过滤体为楔形滤芯组成,不锈钢材质,滤芯外层间隙大,里层间隙小,水自里往外流经过过滤,粒径大于25μm的固体杂质被阻挡在里层间隙里或者本体下部,随着间隙内的固体物增多,过滤也将被堵塞,设置在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差压传感器数据也将不断上升,当其数据上升到设定值时,将发送要求再生信号,系统将开启排污阀,因水力自吸的作用,将活性过滤体间隙里的固体杂质洗刷出,从排污管排出,再生时不停止处理原水,处理继续进行,排污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底部设置有放空阀,检修时开启;环形的射频换能器固定在射频换能器支架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江,未经杨志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8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量指示图的编码方式及信标帧
- 下一篇: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