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血培养仪的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7769.X | 申请日: | 2012-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4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微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培养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系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自动培养仪进行检测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诊断治疗手段与日俱增,如器官移植,抗肿瘤药物、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各种介入性检查治疗、静脉内高营养及其它导管留置等,都为菌血症、败血症的发生制造条件。菌血症和败血症发病时间迅速,死亡率较高。
近20年来血液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已由70年底的6%上升至目前的13%。由于菌血症和败血症是临床上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死亡率高达29%,而血液细菌培养是确立菌血症和败血症诊断的重要依据,明确败血症的病原菌,对临床有针对性抗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不合理使用,细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加,多重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给治疗以及预后带来极大的困难。过去血培养一直使用手工检测方法,不仅培养周期长而且操作繁琐,容易污染,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血液培养方法由手工、半自动发展到全自动仪器检测,不仅提高了阳性率,也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20世纪90年代荷兰-美国Organon Teknika Corp 推出了Bact/Alert全自动血培养仪器。该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培养箱,带二氧化碳感受器的需氧和厌氧培养瓶以及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计算机所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每个培养瓶底部置有一带含水指示剂的二氧化碳感受器,该指示剂在碱性状态上呈绿色,随着pH值的降低,逐渐由绿色变为黄色。在感受器与瓶内液体培养基之间密封了一层离子排斥膜。该膜仅允许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液体培养基中的其它成分包括游离的氢离子都不能通过。培养基中有细菌生长后,所产生的CO2通过膜后与感受器指示剂上饱和的水发生反应产生游离的氢离子,使pH值发生改变,感受器的颜色也随之改变,颜色由原来的绿色变成黄色,这一过程由一个置于检测组件内部的光反射检测计连续监测。B/A系统的主要优点有:连续、非侵入性地自动监测培养瓶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且检测效率高。
现阶段,虽然自动血培养仪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其发展仍然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约。例如灵敏度还不够高、污染率和假阳性率也有待降低;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也有待进一步降低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血培养仪的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在每一个培养瓶的放置位底部都有一组照明单元与探测单元,照明单元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可以提高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对稳定的光强(进而提供准确率)和降低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自动血培养仪中,例如BACTEC血培养仪、BacT/alert血培养仪、ESP血培养仪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血培养仪的检测系统,其设置在自动血培养仪的培养瓶的瓶底,包括LED光源、位于LED光源出射端的准直透镜、聚光透镜、光电二极管和检测电路。
在该自动血培养仪的检测系统,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前置放大电路、主放大电路和解调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将信号和噪声的幅度提高至某一水平;主放大电路进行线性放大;解调电路将放大的信号进行方波解调和AD变换,则进入系统控制系统的信号为数字量。举例来说,如果解调输出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3伏,并且采用12位的AD,则光强变化量的分辨率为1/4096;由此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系统可以获得高的检测精度。
在该自动血培养仪的检测系统,所述的LED光源为经过方波发生器调制的光源且为电流闭环控制光源,电流闭环控制光源能得到稳定光强的光源,且使LED能够长时间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采用了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并利用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进行处理,提高了光分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而提高检测设备的准确率以及灵敏度,另外使用稳定的发光二极管还提高了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动血培养仪的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动血培养仪的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光强变化曲线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比色法反应曲线;
图5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动血培养仪的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微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索微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7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