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容器芯子耐压电极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7358.0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5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曾蕾;朱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容器 芯子 耐压 电极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电容器芯子耐压电极进行固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容器芯子耐压时需要两个人来完成,其中一人手工拿住试验电极接触芯子端部的试验位置,另一个人按动耐压仪的操作开关来完成试验。试验电压为2千伏,对于拿试验电极的操作者来说,具有极大的触电危险,如果操作者手稍微松动,就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升压过程中,会出现放电的现象,如果发生在降压过程中,芯子放电就会不彻底,给后序的操作者带来极大的危险。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与目前广泛采用的全自动电力电容器试验系统中逐渐减少甚至消除人工操作的趋势不一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手工接触电极带来触电危险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容器芯子耐压电极固定装置,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装置包括支杆I、支杆II、弹簧I、弹簧II和连动杆,支杆I和支杆II水平平行横向放置,连动杆位于支杆I和支杆II上方且水平纵向放置,支杆I和支杆II上分别开有横向的凹槽I和凹槽II,凹槽I和凹槽II上分别卡接有滑轮I和滑轮II,滑轮I可沿凹槽I左右滑动,滑轮II可沿凹槽II左右滑动,连动杆上开有纵向的滑槽,滑槽的前后两端分别卡接有定轮I和定轮II,弹簧I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定轮I和滑轮I上,弹簧II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定轮II和滑轮II上,实验电极卡接在滑槽上,且可沿滑槽前后滑动,当弹簧I和弹簧II处于自由状态时,试验电极的底部水平面低于支杆I和支杆II底部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动杆在支杆I和支杆II上左右移动,同时实验电极在连动杆上前后移动,可调整实验电极的实验位置,当支杆I和支杆II底部水平面处于实验平面上,弹簧I和弹簧II被拉伸,使实验电极的底部紧密顶在实验平面上,达到固定实验电极的目的,避免了虚接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整个的加压过程中,没有人工参与,避免了触电危险,提高了试验的安全系数。只需一个人操作即可完成芯子耐压的整个试验过程,节约了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支杆I1和支杆II2水平平行横向放置,连动杆5位于支杆I1和支杆II2上方且水平纵向放置,支杆I1和支杆II2上分别开有横向的凹槽I6和凹槽II7,凹槽I6和凹槽II7上分别卡接有滑轮I8和滑轮II9,连动杆5上开有纵向的滑槽10,滑槽10的前后两端分别卡接有定轮I11和定轮II12,弹簧I3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定轮I11和滑轮I8上,弹簧II4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定轮II12和滑轮II9上。实验电极13卡接在滑槽10上,实验电极13的尾部开有圆孔,用来连接试验导线。该装置除了实验电极13与芯子接触的部分导电外,其余均为绝缘材料,避免了操作者的触电危险。
试验电极13可以在连动杆5内前后移动,滑轮I8和滑轮II9可以带动连动杆5在凹槽I6和凹槽II7内左右移动,所以试验电极13可以到达支杆I1和支杆II2之间的任何位置。正常状态下,试验电极13的底部水平面低于支杆I1和支杆II2底部水平面,向上拉动连动杆5,使弹簧I3和弹簧II4处于拉伸状态,此时调整试验电极13至试验位置,松开连动杆5,试验电极13的底部平面和试验位置接触,既与支杆I1和支杆II2底部水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弹簧I3和弹簧II4仍然处于拉伸状态,该拉力使试验电极13与芯子的试验平面紧密接触,避免了虚接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7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分工作桌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流速流向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