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气室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7190.3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8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陶章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章菊 |
主分类号: | B63C9/22 | 分类号: | B63C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救生圈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救生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气室救生圈。
二、背景技术
救生圈某一点产生微孔漏气,就丧失救生能力,至于使用人发生溺水危险,实在是一大缺陷。
三、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气室救生圈,由护表层气室和圈芯层气室组成,其特征在于,护表层气室包裹着圈芯层气室,位于救生圈的外表层面,护表层设置有各自封闭的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容积不等的气室,其形状为略呈弧形的六面体,圈芯层气室是位于救生圈中央的充了气的圆柱圈,圆柱圈设置有十多个各自封闭的气室,每个气室的形状是一段略呈弧形的圆柱,也可以是一段略呈弧形的多面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制造其形状结构如下的钢模,救生圈的直径约80cm,也就是护表层气室最大的圆圈的直径约80cm,护表层最大圈的周长为80×3.14=251cm,救生圈横断切面圆圈的直径约16cm,也就是护表层气室横切面最大圈的直径约16cm,护表层气室最小圆圈的直径约80-32=48cm,护表层最小圈的周长约48×3.14=150cm,护表层气室的厚度约1cm,把护表层按30度弧长进行纵向、横向划分为单个封闭的气室,则该护表层被设置成144个气室,其形状为略呈弧形的六面体,20×4×1>单个气室的体积>13×4×1(立方厘米)。护表层包裹着圈芯层,圈芯层气室位于救生圈 中央,按30度弧长进行横向划分成12个封闭气室,每个气室的形状都是弧长约16cm的半径为7cm的圆柱,如果把圈芯层气室设置为一圈多面体,则单个的圈芯气室则是长约16cm的略呈弧形的多面体。运用以上形状结构的钢模,以塑料或橡胶为材料浇注制作出本实用新型,并运用充气技术使各单个气室有充足的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护表层有144个封闭的单个气室,有效地保护整个救生圈处于充足气的状况,即使救生圈受到挫撞碰打而使某处出现破孔,亦只有某一个护表层气室而漏气,无碍整个圈的救生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救生圈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护表层一个纵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圈芯层共12个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圈芯层为一圆圈的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圈芯层为一圈多面体的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表层;2、护表层单个气室;3、圈芯层;4、圈芯层单个气室;5、护表层最大圆圈;6、护表层最小圆圈。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护表层(1)包裹圈芯层(3)组成救生圈,有护表层单个气室(2)144个,圈芯层单个气室(4)12个,各气室均充足气体,即使救生圈受到外力的挫撞碰打而使某处漏气,也只是漏掉整个救生圈的百分之几的气,无碍整体,增强了救生圈的抗破损的功效,提高了救生的安全系数,延长救生圈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章菊,未经陶章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7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拆式高速包装机模盒
- 下一篇:油电混合动力接口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