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风浪驳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7145.8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春;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215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浪 驳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风浪驳岸。
背景技术
有风浪的城市河道一般采用高度较大的垂直式驳岸,驳岸沿河立面呆板单调,缺乏观赏性,且这种垂直式驳岸,浪与驳岸撞击强烈,产生巨大声响,且水浪容易溅到驳岸上部的临水平台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减浪结构的驳岸,能一定程度上消减风浪的撞击,且水浪不易溅到驳岸上部的临水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风浪驳岸,包括基质层、悬挑平台和减浪层。基质层位于岸边。悬挑平台位于基质层顶端,且悬挑平台靠水体的一侧悬空凸出。减浪层由砾石构成,且减浪层紧密粘结于基质层临水一侧及悬挑平台悬空部分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减浪层结构减小城市河道中浪与驳岸撞击的强度和声音,悬挑平台向水体凸出,水浪消减于平台下方,不易溅到平台上,且驳岸沿河立面较丰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抗风浪驳岸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抗风浪驳岸,适用于风浪较大的景观型河岸。该抗风浪驳岸包括基质层1、减浪层2和悬挑平台3。基质层1位于岸边。悬挑平台3位于基质层1顶端,且悬挑平台3靠水体的一侧悬空凸出。减浪层2由砾石构成,且减浪层2紧密粘结于基质层1临水一侧及悬挑平台3悬空部分的底部。
基质层1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沿岸修砌。
悬挑平台3凸出于岸边的结构使水浪可以湮灭于平台下方的空间,水花不会冲击到平台上。
减浪层2由砾石(又名鹅卵石)构成,通过细石砼紧密粘结于基质层1临水一侧及悬挑平台3悬空部分的底部。砾石层凹凸不平的表面可消减水浪的力度。
本实用新型抗风浪驳岸,通过减浪层结构减小河道中浪与驳岸撞击的强度和声音,悬挑平台向水体凸出,水浪消减于平台下方,不易溅到平台上,且砾石装饰的沿河立面较丰富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7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