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耦合正反向射频信号的定向耦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7112.3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丹;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飞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101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耦合 反向 射频 信号 定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广播电视FM、VHF及UHF领域,具体地,用于耦合正反向射频信号的定向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化广播电视发射系统需要使用系统中多点的正反向信号用于监测与控制,需要使用大量的定向耦合器;另外,近年来调频同步广播及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的推广应用同样需要大量的定向耦合装置。
传统的正反向定向耦合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体积也较大,正反向耦合探头分布于同轴线的两侧,呈“十”字型,在实际工程使用中连接有时很困难,特别是在机柜里面使用时,连接更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耦合正反向射频信号的定向耦合装置,所述定向耦合装置包括两个活动探头、两个锁紧喉箍、一个主传输馈线外导体和一个主传输馈线内导体,所述活动探头用于耦合同轴馈线内的正反向射频信号,所述活动探头通过锁紧喉箍与所述主传输馈线外导体连接。所述活动探头包括微带板、巾片电阻、金属簧片、探头外导体、端口的内导体、端口的外导体。所述巾片电阻的两端通过锡焊与所述 微带板连接,并通过所述金属簧片与所述探头外导体连接,所述端口的内导体的前端通过锡焊与所述微带板连接,所述端口的外导体通过螺纹与所述探头外导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巾片电阻是所述活动探头的吸收负载。
优选地,所述微带板由铜板制成。
优选地,所述活动探头用于不同规格的同轴硬馈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定向耦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体积小巧、外形美观、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能用于各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向耦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活动探头1、锁紧喉箍2、主传输馈线外导体3、主传输馈线内导体4、微带板11、巾片电阻12、金属簧片13、探头外导体14、端口的内导体15、端口的外导体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向耦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定向耦合装置包括两个活动探头1、两个锁紧喉箍2、一个主传输馈线外导体3和一个主传输馈线内导体4。所述活动探头用于耦合同轴馈线内的正反向射频信号,所述主传输同轴馈线容纳有主传输同轴硬馈线,所述两个活动探头用于耦合同轴馈管内的正反向射频信号,所述活动探头的一端用于输出耦合信号,与监测或控制设备相连接,所述活动探头通过锁紧喉箍与所述主传输馈线外导体连接。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探头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活动探头1包括微带板11、巾片电阻12、金属簧片13、探头外导体14、端口的内导体15和端口的外导体16。所述巾片电阻12的两端通过锡焊与所述微带板11,并通过金属簧片13与所述探头外导体14连接,端口的内导体15的前端通过锡焊与微带板11连接,端口的外导体16通过螺纹与探头外导体14连接。所述巾片电阻12作为所述活动探头的吸收负载。所述微带板可以由普通的印刷线路板腐蚀制成。所述活动探头可以用于不同规格的同轴硬馈线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拨插耦合活动探头可以改变耦合度的大小,通过旋转耦合活动探头可以改变其接收的方向性,深度及角度调整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定向耦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体积小巧、外形美观、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能用于各种场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和方案;这里所包含的这些实施和方案的目的在于,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践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只受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限定,凡与本实用新型构思相同的各种技术方案,都在本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飞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未经北京飞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7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