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层压制品的浸胶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7068.6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常立荣;胡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安国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8/08 | 分类号: | B32B38/08;B05C11/11;B05C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层压 制品 浸胶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胶槽,特别涉及一种加工层压制品的浸胶槽。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工业技术的进步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工业层压技术的发展应用,层压制品以其优越的技术性能和实用性,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层压制品是一类以树脂类胶黏剂浸渍和(或)涂覆于增强材料,再经工业压合而成的产品,其形状可以是板、棒、管、片等。工业层压制品的生产主要经过两个步骤:一是以增强材料浸渍和(或)涂覆树脂类胶黏剂,再经高温烘烤使树脂半固化,制成半固化产品,其中的增强材料主要是合成材料和织物等;二是将半固化产品按序组合,经工业压合等工艺,制成相应的层压制品。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了进一步提升层压制品的技术性能,大部分层压制品采用功能性辅助填充技术,在层压制品的生产中添加具有功能性的辅助填料。但是,随着辅助填料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辅助填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层压制品预浸料浸渍和涂覆过程中,胶黏剂盛放于浸胶槽中,由于胶黏剂为有机液相,而辅助填料大部分为无机固相,无机填料在胶黏剂中不易分散或分散不均匀、易聚团,即使是填料分散良好的胶黏剂体系也会因重力形成沉淀,严重影响了层压制品的技术性能和安全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胶黏剂体系不稳定,以及其中的无机填料分散不均匀、不稳定及因重力形成沉淀和聚团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加工层压制品的浸胶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加工层压制品的浸胶槽,其包括一主胶槽、一输胶管以及一循环泵,其特点在于,所述浸胶槽还包括若干个胶液分散装置,所述胶液分散装置安装在所述输胶管上。
较佳地,所述胶液分散装置为一涡轮分散器。
较佳地,所述浸胶槽还包括一鸭嘴喷射口,所述涡轮分散器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输胶管与一胶黏剂出口的连接处和所述输胶管与鸭嘴喷射口的连接处。在输胶管中形成的高速胶黏剂液流的作用下,所述涡轮分散器对流经的胶黏剂进行搅拌和分散,使其中形成聚团或沉淀的无机填料得到良好的分散。
较佳地,所述鸭嘴喷射口设置在所述主胶槽的内部,与贯穿至所述主胶槽的内部的所述输胶管连接。所述鸭嘴喷射口使所述输胶管中的高速胶黏剂液流的流速得到大幅度提高,以更高的势能冲击所述主胶槽内的胶黏剂,使所述胶黏剂在所述主胶槽内部形成更好的循环流动,进一步减少无机填料形成沉淀或聚团的可能性。
较佳地,所述主胶槽四个侧面每相邻的两个侧面连接处均为圆弧面连接,所述主胶槽底部形成四个角,所述四个角均为内圆角。所述主胶槽的这种内部结构设计使胶黏剂在其内部的循环流动减少了涡流死角的产生,很好地避免了胶黏剂中无机填料沉淀或聚团的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层压制品的预浸料上胶工序,尤其适用于高填料量填充技术所生产的层压制品,使上胶工序中所使用的胶黏剂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保持了无机填料的均匀分散和稳定,防止无机填料因重力沉降而形成沉淀和聚团,进一步提升了层压制品的技术性能,为产品质量品质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浸胶槽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浸胶槽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浸胶槽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浸胶槽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浸胶槽包括一主胶槽11、一输胶管21和一循环泵31组成,其中,所述主胶槽包括一胶黏剂出口12、一加热层13、一进水口14、一出水口15、一保温层16和一液位控制器17,所述输胶管包括两个涡轮分散器23、24和一鸭嘴喷射口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安国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安国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7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烫金机的自动收废箔张紧机构
- 下一篇:两面带极性BOPP镀铝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