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恒温连续蒸煮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5159.6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1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冯星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尧先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14/00 | 分类号: | A21C1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恒温 连续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面生产用设备,特别是卧式恒温连续蒸煮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粉面生产工艺中,大部分都需要经过熟化工序。熟化是粉、面经与水搅拌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面团吸水充分,面片内部面筋网状组织达到稳定状态,使其具有更好的延展功能,从而更易于加工成型,产品具有柔韧、细腻、口感好的特点。因此,熟化是粉、面工艺中的重要工序之一。
传统的熟化方式是通过自然静置熟化实现,粉面在自然静置熟化过程中,表面的水分会挥发掉一部分,易造成粉面的表皮干硬,因此,这种方式的熟化难以保证温度、湿度和时间,从而造成熟化的效果差,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
后来,随之粉面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寻求更好的熟化方式,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出现了机械熟化,主要包括料筒和螺杆,当粉面团被输送到料筒中后,在螺杆的旋转作用下,使粉面团和螺杆及料筒发生摩擦而生热,从而达到熟化的目的,这种熟化的方式存在的缺陷是,(1)由于各处的摩擦力不同,易造成熟化不均匀,熟化不充分,(2)粉面团的湿度难以保证。
为此,后来出现了在料桶内通入蒸汽并进行搅拌的方式实现熟化,这种方式虽然能保证湿度,但由于在搅拌过程中易使粉面团越滚越大,使得粉面团内部难以熟化或熟化不充分,而且不能实现连续输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恒温连续蒸煮输送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既能达到连续输送的目的,而且能使粉面熟化更加的充分。
为达到上述目的,卧式恒温连续蒸煮输送机包括蒸煮筒,蒸煮筒上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蒸煮筒内设有螺杆输送轴;蒸煮筒外设有套筒,蒸煮筒和套筒之间形成有夹层;还设有连通夹层的蒸汽发生器。
上述结构,由于设置了夹层,并能通过蒸汽发生器向夹层中通入蒸汽,保证夹层内的温度恒定,但又未向蒸煮筒内增加水分,从而使熟化更加的充分;另外,当粉面团经入料口进入到蒸煮筒内后,在螺杆输送轴的作用下可连续的将粉面团输出,实现连续生产的目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作为改进,在套筒上连接有与夹层连通的疏水装置。在向夹层中通入蒸汽后,部分蒸汽会因降温而变成水,设置疏水装置后,一方面便于及时的将夹层中的水排出,另一方面能减少因夹层中的水存在而影响夹层的恒温状态。
作为改进,在套筒上设有压力表、温度表及安全阀。所述的压力表和温度表便于操作人员能及时的观察到夹层内的压力和温度;所述的安全阀能限制夹层内的压力,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能。
作为改进,在入料口处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能重组进入到蒸煮筒内的粉面团,也能细化进入到蒸煮筒内的粉面团颗粒,从而进一步提高粉面团在蒸煮筒内的熟化程度。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入料管、搅拌轴、第二电机、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及第二联轴器;入料管与入料口连通,搅拌轴设在入料管内,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蜗轮蜗杆、第二联轴器带动搅拌轴旋转。
作为改进,螺杆输送轴中段的螺纹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使相邻螺槽相连通。其作用是起到翻料的作用,使粉面团之间的位置重组,让粉面团在蒸煮筒后段能得到更充分的熟化,另外,粉面团在进入到蒸煮筒内时,粉面团之间可能会产生空隙造成输送不连续,当设置了缺口后,在缺口处会对粉面团进行重组,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杆输送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卧式恒温连续蒸煮输送机包括机架1、蒸煮筒2、螺杆输送轴3、套筒4、第一电机5、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6、第一联轴器7及搅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尧先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尧先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5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美观灯的地板
- 下一篇:一种大直径光纤预制棒偏心率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