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可调节前脚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4913.4 | 申请日: | 2012-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2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泰新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H01L31/04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安装 太阳能 调节 前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可调节前脚。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庭大都是将太阳能板固定装设在屋顶上,而为了使太阳能板得到最佳的转换效率,需要使太阳能板接受太阳能辐射的有效角度最佳,这就需要设定太阳能板安装的角度,因此,太阳能板安装方向朝正南安装,设定一个最佳的固定的安装角度后,将太阳能板固定在屋顶上,既可以保证安装的稳定性,更可以获得较好的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200920138471.3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板平面屋顶支架结构,包括放置在屋顶并支撑太阳能板的导轨、支撑太阳能板的栏杆、若干支撑栏杆的支撑杆3’和若干T形脚4’。T形脚4’包括底板41’和斜板42’,二者为从侧面的夹角为所需太阳能板的倾斜角度,底板41’上设有至少一个供固定件穿过而固定在屋顶平面的固定孔,而斜板42’与导轨或支撑杆3’的底部固定。这种结构底板41’和斜板42’的倾斜角度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调节,无法使太阳能板以最佳角度安装,使用起来具有较大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角度易于调整的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可调节前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可调节前脚,它包括底座、连接板、螺栓;所述的底座的中部设有两块垂直向上且相对的侧板,在两块侧板之间形成固定槽,在两侧板上分别对应开设一通孔;所述的螺栓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自一块侧板外壁通孔穿入并从另一块侧板外壁通孔穿出,在螺栓螺杆的穿出的螺纹段上螺接螺母,螺杆的螺头阶梯面顶靠在一个侧板的外壁上;所述的连接板的下端铰接在作为转轴的螺栓上,在连接板的上部设有与太阳能板连接的通槽孔。
所述的螺栓采用内六角螺栓。
在螺栓螺杆穿出端的侧板外壁沿水平方向开设一贯穿全长的长槽,该长槽的宽度与螺母宽度相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是以铰接的方式与底座上的螺栓连接,连接板可围绕螺栓摆动,只要通过松开和锁紧螺栓就可调整连接板的角度,从而到达调整安装其上太阳能板角度的目的,调整起来十分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太阳能板平面屋顶支架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向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向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可调节前脚,它包括底座1、连接板2、螺栓3和螺母4。
所述的底座1的中部设有两块垂直向上且相对的侧板11、12,在两块侧板11、12之间形成固定槽,在两侧板上分别对应开设一通孔。
所述的螺栓3以间隙配合的方式自一块侧板11外壁通孔穿入并从另一块侧板12外壁通孔穿出,在螺栓3螺杆的穿出的螺纹段31上螺接螺母4,为了便于调整,在螺栓3螺杆穿出端的侧板12外壁沿水平方向开设一贯穿全长的长槽121,该长槽121的宽度与螺母4宽度相配合,以螺母4不会转动为宜。螺栓3的螺头32阶梯面通过平垫片、弹性垫片顶靠在一个侧板11的外壁上。在本实施例中,螺栓3采用内六角螺栓。
所述的连接板2的下端具有通孔,该通孔铰接在作为转轴的螺栓3上且位于底座1的固定槽内,在连接板2的上部设有与太阳能板连接的通槽孔21以及用于与太阳能板固接的固定螺栓5和锁紧块6。
安装时,先将连接板2的下端伸入底座1的固定槽内,螺栓3自外向内依次穿过侧板11通孔、连接板2下端通孔、侧板12通孔,与螺母4螺接并锁固,利用侧板11、12的弹性变形将连接板2固定。结合图4所示,再将太阳能板10通过固定螺栓5、锁紧块6等部件固定在连接板2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连接板是以铰接的方式与底座上的螺栓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起转轴作用的螺栓结构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泰新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泰新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49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边减速器外齿圈用的压淬模具
 - 下一篇:一种纯铁磁环试样退火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