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火隔音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4871.4 | 申请日: | 2012-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5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肖笛;张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友金镀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5/2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 地址: | 2017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 隔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防火重点或噪音管理严格的场所使用的防火隔音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些特殊建筑,需要房间对外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和防火性能。一般使用的木质门没有吸音效果,隔声性能一般,而且容易燃烧,而使用钢质门又比较笨重,容易产生共振,吸音的效果比较差。市面上常见的隔音门一般使用玻璃纤维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但是防火性能一般,具有长时间使用对人体有伤害,在湿度高的环境中容易受潮造成自重增加进而脱离沉积,性能下降,需要定期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防火隔音门,具有隔音性能好,防火性能优越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火隔音门,包括门框,于门框内粘接铝蜂窝芯,在安装有铝蜂窝芯的门框的一侧安装泡沫铝吸声板,另一侧安装隔音板。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门框为矩形,采用铝合金型材包覆固定;
所述铝蜂窝芯的边长为4mm~12mm;
所述泡沫铝吸声板的表面喷涂纳米陶瓷涂料,所述泡沫铝吸声板的厚度为8mm~9mm;
所述隔音板采用铝板、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所述隔音板的厚度为0.3mm~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铝合金型材制成的门框坚固耐用,其正面使用表面喷涂纳米陶瓷涂料的泡沫铝吸声板,于门框内嵌合具有多个六角空间的铝蜂窝结构芯子,背面使用钢板、铝板或不锈钢板等隔音板,其在拥有良好的隔音,吸音及防火性能的同时还具有高强度和低重量,使施工容易并且可节省施工费用,同时在背面隔音板上还涂有油漆、封氟树脂及搪瓷,不仅改善了装饰效果还有效的防止了腐蚀,提高了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切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火隔音门包括门框3,门框3为矩形,采用铝合金型材包覆固定。于门框3内粘接铝蜂窝结构的铝蜂窝芯2,铝蜂窝芯2的边长为4mm~12mm,铝蜂窝芯2由多个六角形空间组成,在安装有铝蜂窝芯2的门框3的一侧安装泡沫铝吸声板1,泡沫铝吸声板1的表面喷涂纳米陶瓷涂料,泡沫铝吸声板的厚度为8mm~9mm。在门框3的另一侧安装隔音板4,隔音板4采用铝板、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所述隔音板的厚度为0.3mm~2m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制作及安装过程如下:
泡沫铝吸声板是由融化的金属铝防止在搅拌炉且投入黏合剂进行增粘搅拌,然后根据需求添加发泡剂使上述加入粘合剂的金属铝内部形成气泡,兵制造泡沫铝,制造泡沫铝之后将其根据需要切割成板材,将泡沫铝板材进行压制,形成具有部分通孔及微穿孔的闭孔泡沫铝板。同时表面使用纳米陶瓷涂料进行喷涂,能够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及表面光滑度,遇高温时不燃烧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此时通过胶膜铝蜂窝芯粘结于门框的内部,由于铝蜂窝芯的由多个六角空间构成,各六角空间受共振影响,可吸收500Hz以下的低频噪音,然后将表面喷涂纳米陶瓷涂料的泡沫铝吸声板安装在上述装有铝蜂窝芯的一侧,由于泡沫铝吸声板的微穿孔作用,又可吸收中高频的噪音,在另一侧黏贴隔音板,隔音板的表面涂有各种油漆或封氟树脂及搪瓷,不仅改善了装饰效果还有可以防止腐蚀。
由铝合金型材制成的门框坚固耐用,其正面使用表面喷涂纳米陶瓷涂料的泡沫铝吸声板,于门框内嵌合具有多个六角空间的铝蜂窝芯,背面使用钢板、铝板或不锈钢板等隔音板,其在拥有良好的隔音,吸音及防火性能的同时还具有高强度和低重量,使施工容易并且可节省施工费用,同时在背面隔音板上还涂有油漆、封氟树脂及搪瓷,不仅改善了装饰效果还有效的防止了腐蚀,提高了门的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友金镀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友金镀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4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司机运用安全管理系统
- 下一篇:锁具打孔机上的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