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接触式的电连接器母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4280.7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7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乃千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02;H01R13/46;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张颖玲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三重***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接触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双面接触式的电连接器母头。
背景技术
USB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的简称,是目前个人计算机外设产品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传输接口。USB接口也从最初的USB1.0至USB2.0到现在的USB3.0。
USB接口之所以被广泛推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向下兼容性,最新的USB3.0也承袭了这项优势,USB3.0接口可以兼容于旧式USB2.0与USB1.1装置,使用者可以将既有的USB装置安插在最新的USB3.0接口,如此可以大幅加速USB3.0的普及性,此外USB3.0传输线增加一组差分信号线,并由原先的四根PIN增加为九根,电源输出也从5V/500mA增加到5V/900mA,让现行90%以上的USB设备可以不再接额外的电源而顺利使用,再加上高达5G的传输速度使得USB3.0接口如虎添翼。
由于USB3.0接口的九根接脚都安装在绝缘座体的舌部的同一表面上,传输线的电连接器公头在插接时,仅能做单面式的接触,若传输线的电连接器公头在插接时,与该电连接器母头的接脚不同面时,该传输线的电连接器公头便无法插入于电连接器母头中,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电连接器母头(USB3.0)仅能单面接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双面接触的电连接器母头,使传输线的电连接器公头插接时,不受插触面(正面或背面)的限制,便于使用者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接触式的电连接器母头,该电连接器母头包括: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上具有中空的本体,该本体的前端具有插入口;绝缘座体,配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部,该绝缘座体前端设有挡壁,该挡壁延伸有舌部,该舌部上具有正面及背面,所述挡壁上设有分别对应所述舌部的所述正面及所述背面的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所述舌部的所述正面上具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舌部的所述背面上具有第三凹槽及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三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穿孔及所述第二穿孔连通;第一端子组,由两个以上导电接脚组成,配置于所述绝缘座体上,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位于所述舌部的所述第一凹槽上;第二端子组,由两个以上导电接脚组成,配置于所述绝缘座体上,由所述舌部的所述第二凹槽外露;第三端子组,由两个以上导电接脚组成,配置于所述绝缘座体上,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并位于所述舌部的所述第三凹槽上;第四端子组,由两个以上导电接脚组成,配置于所述绝缘座体上,由所述舌部的所述第四凹槽外露。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口的周缘承接有两个以上弧形挡片,所述本体的末端表面上延伸有折片,该折片下方具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座体以塑料材质制成且其内部呈中空状。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座体内部具有中空状的空间,该空间下方的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部上配置有封盖,该封盖上具有两个以上通孔,供所述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及所述第四端子组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挡壁的下方延伸有凸出片,该凸出片与所述挡壁之间具有固接所述金属外壳的沟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导电接脚具有第一段接脚及第二段接脚,该第一段接脚呈弧形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上,所述第二段接脚呈L形延伸穿过所述绝缘座体的所述空间,由所述封盖的所述通孔穿出至所述绝缘座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电接脚具有前接脚及后接脚,该前接脚埋设于所述舌部内部,并由所述舌部的所述正面的所述第二凹槽外露,所述后接脚呈L形延伸穿过所述绝缘座体的所述空间,并由所述封盖的所述通孔穿出于至所述绝缘座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端子组的所述导电接脚具有第一段接脚及第二段接脚,该第一段接脚呈弧形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位于所述舌部的所述背面的所述第三凹槽上,所述第二段接脚呈L形延伸穿过所述绝缘座体的所述空间,并由所述封盖的所述通孔穿出至所述绝缘座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端子组的所述导电接脚具有前接脚及后接脚,该前接脚埋设于所述舌部内部,并由所述舌部的所述背面的所述第四凹槽外露,所述后接脚呈L形延伸穿过所述绝缘座体的所述空间,并由所述封盖的所述通孔穿出至所述绝缘座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座体与所述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及所述第四端子组配置完成后,将所述绝缘座体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内部,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本体的底部插接于所述绝缘座体的所述沟槽中,弯折所述本体上的所述折片,使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绝缘座体结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乃千,未经张乃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4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网络通讯线缆
- 下一篇:点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