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冷水机组的引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3976.8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3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曹兴中;王恕清;司作圣;韩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冷水机组 引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射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引射器。
背景技术
现有满液式冷水机组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排口相接的冷凝器、与冷凝器相接的蒸发器等,该制冷系统的回油方式基本上是重力回油和直接回油两种。
a)、重力回油
重力回油是安装时将蒸发器位置提高,再将富油液态制冷剂从蒸发器适当位置引出来,借助高度差使富油制冷剂向下流入一热交换器,与来自冷凝器的高温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将富油液态制冷剂中液态制冷剂蒸发,使之成为气态再进入压缩机。这种回油方式也称为热虹吸式回油。
重力回油系统,在蒸发器内取油的位置将会影响其回油的成功与否,实际运转中的液位能否与其匹配更是决定回油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液位的控制(即制冷剂流量的控制)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增加液位浮球阀,成本要高出很多,系统也较复杂。再者,从蒸发器的回油量(液态制冷剂与冷冻油的混合液)也要控制,否则进入换热器的混合液体过多将降低机组的制冷能力,也会因制冷剂无法完全蒸发而吸入压缩机引起液压缩。由于高度差是重力回油系统的回油动力,因此对于现场场地、房间条件有局限的情况下,实现重力系统回油就显得有些困难了。
b)、直接回油
直接回油,没有驱动力,只是使制冷剂与冷冻油的泡沫直接通过一些处理后吸入压缩机内。这种回油,一旦泡沫过多将造成液压缩,这种泡沫并非随意的泡沫,此时的控制至关重要。对于满液式机组,若采用直接回油法则不太合适用,因为采用高压侧液位控制只关注冷凝器的液位而忽略了蒸发器的液位,但直接回油法的效果却取决于蒸发器的液位,即使高压侧液位正常,低压侧仍有可能液位过低,此时回油就有困难,但为了实现回油,满液式机组直接回油须采用增加节流孔板方式,且要在节流孔板之外再加一套监控系统,以增加直接回油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满液机组直接回油系统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部件的安装位置没有严格要求、利用系统自身的高压流体作为动力、回油效果好、成本低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引射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引射器,包括外壳,在外壳的一侧设有流体喷嘴,另一侧设有流体温合扩散体;所述的流体喷嘴位于外壳内侧的一端有喷射孔,喷射孔为锥孔,自内向端头方向孔径逐渐变大;所述的流体混合扩散体的内孔自内端头向外依次由吸入锥孔、流体混合孔、锥形扩散孔组成;在外壳的侧面接有二次流体进入管。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引射器,其中所述的喷射孔小端直径D1为1.0~1.4毫米,孔长L2为9~12毫米,锥角为5°~7°;所述的流体混合孔(7)为圆柱孔且直径D3为3~7毫米,孔长L4与直径D3的比值为3.5~5;喷射孔的端头距流体混合孔入口的距离L3与流体混合孔的直径D3的比值为1.5~2.5。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引射器,安装时引射器的入口与系统高压部分即压缩机排气侧相接,引射器出口与压缩机的介质入口相接,引射器的二次流体进入管与蒸发器的回油口相接。系统运行时利用引射器回油,其动力源是引射器所引诱的压力差而导致的抽吸作用,因此蒸发器的位置就不必再提高,克服了重力回油的缺点。自压缩机排气侧引出高压制冷剂进入引射器,由于引射器的内部孔型构造,此时即可将富含冷冻油和液态制冷剂的混合液体从蒸发器的适当位置抽吸出来,再混合进入压缩机或吸气管。使用引射器提高了系统回油可靠性,使冷水机组在各种工况下回油率达到100%,不会发生因回油问题而造成的机组故障;降低冷水机组用于回油的能耗,并降低对满液式机组油分效率的要求,从而降低排气通过油分的压力损失,使冷水机组的能效比提高1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引射器在系统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2为外壳,在外壳2的一侧设有流体喷嘴1,流体喷嘴1与外壳2之间为螺纹连接并加装密封圈以防泄漏。外壳2的另一侧设有流体混合扩散体6,流体混合扩散体6与外壳2之间为螺纹连接并加装密封圈以防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3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流道平行流蒸发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地表水源的地源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