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容器芯子的高分子外包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3247.2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定毅;匡永正;赵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宏广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37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容器 芯子 高分子 外包 膜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器芯子的高分子外包膜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CBB60、CBB61和CBB65型电容器芯子的外包膜。
背景技术
一般在电气设备中所使用的电容器,尤其是空调、冰箱等电气设备中使用的电容器,如CBB65、CBB60型电容器,为了保证其安全使用,电容器芯子需要使用外包膜。市场上采用的外包膜为PE绝缘聚酯膜,是包裹在电容器芯子外部的一层绝缘材料。它的原理是:电容器芯子在卷绕的过程中,芯子卷绕好后,成一个圆柱形,外部再卷绕10~15层的PE绝缘聚酯膜,用来保护电容器内部芯子,并且起到使芯子与电容器外壳之间绝缘的作用。原来的工艺是使用PE绝缘聚酯膜后,在芯子两端喷上一层金属颗粒芯,用以引出电容器两极。在这个过程中,金属颗粒粘附在PE绝缘聚酯膜上,造成电容器两极相互连接,形成短路状态。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前道工序增加PE绝缘聚酯膜的卷绕工艺,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次热封口后,在卷绕2~3圈PE绝缘聚酯膜,并第二次热封。在喷金工序结束后,对电容器芯子外表层清除,去除最外面的2~3圈绝缘聚酯膜,使其达到第一次热封口处,使外表面绝缘,形成有效电容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器芯子的高分子外包膜结构,使其外包膜在喷上金属的过程中不粘贴金属颗粒,保持表面整洁。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容器芯子的高分子外包膜结构包括PE绝缘聚酯膜和不粘附处理层,所述不粘附处理层蒸镀在PE绝缘聚酯膜上,其两者相互结合成一体,使金属颗粒不粘附其表面。
所述不粘附处理层为一层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蜡对PE绝缘聚酯膜进行处理,更安全可靠,使其外包膜在喷上金属的过程中不粘贴金属颗粒,保持表面整洁,从而使电容器在生产工序中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稳定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所示,包括PE绝缘聚酯膜1和不粘附处理层2,所述不粘附处理层2蒸镀在PE绝缘聚酯膜1上,其两者相互结合成一体,使金属颗粒不粘附其表面。
所述不粘附处理层2为一层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蜡。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采用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蜡处理过的PE绝缘聚酯膜,在起到绝缘保护作用的同时,能够不粘金属粉尘颗粒.相比之下,采用普通绝缘聚酯膜,在电容器加工过程中,多浪费了2~3圈PE绝缘聚酯膜,并且增加了生产工序,卷绕工序增加一道2~3圈PE绝缘聚酯膜的作业,喷金属结束后增加一道清理金属颗粒的过程,去除芯子最外面2~3圈PE绝缘聚酯膜,在浪费材料的同时,浪费了生产人工,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采甲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蜡蒸镀在PE绝缘聚酯膜1上,不需要卷绕工序再次2~3圈PE绝缘聚酯膜的热封,也不需要后续的处理工序,使其外包膜在喷上金属的过程中不粘贴金属颗粒,保持表面整洁,从而使电容器在生产工序中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稳定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宏广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宏广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3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塑胶薄膜金属化箔式结构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模组化电流互感器环氧树脂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