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2860.2 | 申请日: | 2012-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6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廖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景峰 |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18/02;A62B23/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空气 面罩 式变应原 清除 装置 | ||
1.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3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气源组件,它主要包括与主机箱(19)分离的内装小型直流电充电电池的小型电池箱(32)、封装在主机箱(19)内的微型直流电气泵和负离子发生器,还包括空气导流槽(24)、净化器固定座(25)、净化器活动座(26)、整流罩(28)及其内的负离子发生电极;其中负离子发生器为采用毛刷电极的微型低压直流电成品,气泵与负离子发生器共用一块控制电路板,一起封装在一个主机箱(19)内;
第二部分是可以快速更换的空气净化器(29),它由过滤效能不同的多级多层过滤膜片和有害气体吸附剂按空气进出的方向顺序封装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内,两端安装有O型密封圈(30);在使用时安装在净化器活动座(26)和整流罩(28)之间;其中主机的右侧下方设有空气导流槽(24)和净化器固定座(25),主机的右侧上方整体制有半圆型整流罩(28),负离子发生器毛刷状电极(31)穿过整流罩(28)与主机箱(19)连接区的专用通道进入整流罩(28)内,固定在整流罩(28)内部的支架上;
第三部分是气幕发生组件,是头戴式气幕发生器,由可调节松紧的头箍(02)、安装在头箍(02)两侧的两根羊角导气管(07)和连接在羊角导气管(07)上的管状气幕生成器(08)构成;其中羊角导气管(07)穿入头箍(02)的旋转固定座(03)上,可以向上旋转0~180度,管状气幕生成器(08)与羊角导气管出气口(0701)紧密连接,悬空置于使用者的额前,挡风板(15)安装在挡风板支架(14)上,挡风板支架固定座(13)穿入头箍(02)的旋转固定座中心螺杆(05)上,位于羊角导气管(07)的外侧,整体也可以向上翻起0~180度,挡风板(15)与管状气幕生成器(08)的距离很近,但未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和主机箱背侧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的腰带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组件采用直流供电的微型气泵,其最佳的最大排气量为10~16升/分。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气源组件的主机箱(19)和配套的小型电池箱(32)是分离的,在需要时,两者的箱体可以快速组合成一个整体。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角导气管(07)的一部分是实心的,制有圆孔,另一部分是空心的,其下方制有羊角导气管进气口(04),羊角导气管进气口(04)也可制于空心部分的外侧或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气幕生成器(08)主体部分是双层结构,为上下层布置,两层间除了中隔板中央的管内导气孔(11)相通外,其余部分是互相隔绝的,两端近管口处的中隔板向下延伸;管状气幕生成器(08)两端安装有用于密闭的气幕管O型密封圈(12);管下层的底部管壁上密布针状气幕孔(10),呈一字形顺序排列,此为气幕形成的部位;由空气净化器(29)输入的气体从羊角导气管进气口(04)的任意一端进入管状气幕生成器(08)上层,通过中央的管内导气孔(11)进入下层,再通过针状气幕孔(10)形成气幕。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15)的任一表面镀有防紫外线的膜,并能够活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电极(31)安装在整流罩内,呈毛刷状。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气幕发生组件,是鼻前式气幕发生器,由莲蓬状气幕生成器(17)、可塑型导气管(16)和固定在耳后的耳夹或固定在肩部的倒V型弹性肩卡组成;其中莲蓬状气幕生成器(17)的小头与可塑型导气管(16)相连,可塑型导气管(16)固定在耳夹或弹性肩卡的固定座上;使用时可调整可塑型导气管(16)的长度和形状,保持莲蓬状气幕生成器(17)位于鼻前适当的位置和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景峰,未经廖景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28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位器试验用模块化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停止实验台上的手动夹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