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料器料满延时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2511.0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5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强;徐玉健;王晨;陶勤贵;蔡璟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器 延时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根据输送物料的输送量自动控制送料装置工作状态的送料器料满延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物料输送的场合,常常使用振动料斗与直线输送装置配合共同进行物料的输送,由于物料的处理过程并不均衡,物料输送也难以做到恒定,这个过程中振动料斗一直处于持续的振动工作状态,这样容易造成这样的弊端,即发生堵料,以及物料的过度磨损,从而影响物料加工处理的质量,对生产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振动送料装置存在的堵料和过度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延时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物料的状况控制振动料斗的工作状态,使其处于持续均衡的送料状态,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堵料和过度磨损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送料器料满延时控制电路,它包括:接近开关S1、可调电阻R1、R2、固定电阻R3、晶体管Q1、电容器C1、继电器J1、J2和延时集成电路U1,所述的接近开关S1安装在直线输送装置上方接近振动料斗的一侧,其一端与电源VCC相连,另一端接地,S1的信号输出端与继电器J1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继电器J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在电源正端上,继电器J1的公共端Ja1通过固定电阻R3与延时集成电路U1的一输入端相连,且该输入端通过电容C1接地,继电器J1的常闭端Jb1和常开端Jc1分别通过可调电阻R1、R2与电源VCC和延时集成电路U1的另一输入端相连,延时集成电路U1的复位端与电源VCC相连,延时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2与电源VCC相连,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J2的输出端的控制振动料斗的电源的通断。
所述的集成电路U1采用型号为NE555的时基集成电路。
所述的晶体管Q1采用NPN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振动料斗处于一种合理的工作状态,避免物料发生堆积,也大大降低了物料在振动料斗中的磨损,从而实现稳定均衡的物料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送料器料满延时控制电路,它包括:接近开关S1、可调电阻R1、R2、固定电阻R3、晶体管Q1、电容器C1、继电器J1、J2和集成电路U1,其中继电器J1的公共端为Ja1、常闭端为Jb1、常开端为Jc1,继电器J2的公共端为Ja2、常闭端为Jb2、常开端为Jc2,本实施例中元件的取值:R1、R2为470k,R13为10k,C10为10μ,50V,晶体管Q1采用NPN型三极管9014,集成电路U1型号为NE555的时基集成电路或其他牌号功能相同的型号。
所述的接近开关S1安装在直线输送装置上方接近振动料斗的一侧,其一端与电源VCC相连,另一端接地,S1的信号输出端与继电器J1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继电器J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在电源正端上,继电器J1的公共端Ja1通过固定电阻R3与延时集成电路U1的一输入端相连,且该输入端通过电容C1接地,继电器J1的常闭端Jb1和常开端Jc1分别通过可调电阻R1、R2与电源VCC和延时集成电路U1的另一输入端相连,延时集成电路U1的复位端与电源VCC相连,延时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相连,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2与电源VCC相连,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J2的输出端的控制振动料斗的电源的通断。
555 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应用非常广泛,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详述。其基本特征是内部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三个等值串联电阻,一个 RS 触发器,一个放电管及功率输出级,其引脚功能分别是:1-接地端、2-低触发端、 3-输出端、 4-复位端、 5-控制电压端、 6-高触发端、7-放电端、8-电源电压VCC。
真值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2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型材
- 下一篇:金属丝双捻机过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