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托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2138.9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4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黎娜;赵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黎娜;赵文国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07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机托辊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传送带上的带式输送机托辊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大型工矿企业中,皮带输送机作为输送物料的一种工具是必不可少的。皮带机上用量最多的是托辊,每年消耗量数以亿计。目前,一般采用传统的钢托辊和新型的陶瓷托辊及橡胶托辊。其中钢托辊易加工,整体性能好,但径向圆跳动大,表面耐磨耐腐蚀性能差且制造成本高;陶瓷托辊耐磨性能好,但力学性能差,易划伤皮带,造价高;而橡胶托辊通过大量实践使用证明,只能作为下料口的缓冲托辊,其耐磨性能差,特别是当摩擦升温后,容易使轴、轴承和筒体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托辊的存在的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耐磨、防腐的优良特性,而且还具有韧性和耐温差等特点。代替填补了其它材料托辊不适于酸碱环境作业及短期就磨损的弊端,同时也克服了输送带与其它材料托辊在作业中相互摩擦发出的较大噪音,改善了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防尘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还具有耐磨、防腐的优良特性,而且还具有韧性和耐温差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结构,包括:
一托辊筒体,托辊筒体的中心有一圆孔,该托辊筒体圆孔的内壁面靠近两端处分别开有轴向断面为矩形的环形凹槽和轴向断面为梯形的梯形凹槽,该托辊筒体圆孔两端的直径大于托辊筒体圆孔中间部分的直径;
一拉轴,该拉轴位于托辊筒体的圆孔内,该拉轴靠近两端的轴面上延圆周方向分别开有轴向断面为矩形的凹槽;
两平挡圈,该两平挡圈分别套置于拉轴两端的凹槽内侧,并同拉轴点焊在一起;
两轴用挡圈,该两轴用挡圈位于拉轴的凹槽内;
两轴承,该两轴承套置在拉轴两端,并靠近轴用挡圈;
两孔用挡圈,该两孔用挡圈套置于拉轴两端,并靠近轴承,该两孔用挡圈分别卡置于托辊筒体的环形凹槽内;
两密封圈,该两密封圈分别套置于拉轴两端,并靠近孔用挡圈,该两密封圈的外壁面上延圆周方向有一圈梯形凸起,该梯形凸起卡置于托辊筒体的梯形凹槽内。
其中该轴承为大游隙轴承。
其中该密封圈为迷宫式尼龙密封圈。
其中该轴用挡圈为带开口的弹性挡圈。
其中该孔用挡圈为带开口的弹性挡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托辊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绝对不会在管体工作面形成磨损刃口,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损伤胶带,与其它材料托辊实测对比本新型托辊寿命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其它材料托辊的3-5倍。实测证明使用本新型托辊明显减少了停机维修与更换的频繁次数,使用成本可节约30%-50%。
2、本实用新型托辊管体材料特殊、结构先进、制作工艺精细、耐磨防腐性能优良,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外托辊先进水平。广泛用于钢铁、煤矿、港口、化工等行业的带式输送设备上。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结构,包括:
一托辊筒体1,托辊筒体1的中心有一圆孔,该托辊筒体1圆孔的内壁面靠近两端处分别开有轴向断面为矩形的环形凹槽11和轴向断面为梯形的梯形凹槽12,该托辊筒体1圆孔两端的直径大于托辊筒体1圆孔中间部分的直径,其轴向断面为阶梯形结构,便于后续的拉轴2及其两端套置的元件容置,本托辊筒体采用复合材料加工制做而成,具有易加工、低噪音、耐磨抗腐蚀,不划皮带等优点,为一种新新型材料;
一拉轴2,该拉轴2位于托辊筒体1的圆孔内,该拉轴2靠近两端的轴面上延圆周方向分别开有断面为矩形的凹槽21,拉轴2采用专用的光拉轴,具有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有专门的生产厂家并且已经标准化,从而易于组织生产;
两平挡圈3,该两平挡圈3分别套置于拉轴2两端的凹槽21的内侧,并同拉轴2点焊在一起,以阻挡后续的轴用挡圈4、轴承5、孔用挡圈6和密封圈7的左右移动;
两轴用挡圈4,该两轴用挡圈4位于拉轴2的凹槽内,该轴用挡圈4为带开口的弹性挡圈;
其中平挡圈3和轴用挡圈4的组合可很好的固定轴承5,使其轴向窜动量小,保证本产品的优良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黎娜;赵文国,未经陈黎娜;赵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2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塞瓶盖的可调式输送导槽结构
- 下一篇:可调式滑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