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装卸或补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1436.6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8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单点海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34 | 分类号: | B63B2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装卸 补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装载、卸载或补给液态物料的装置,以及实现该功能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将一艘船舶装载的液态物料卸载或补给到另一艘船舶的装置。
技术背景
现在对船舶装卸或补给液态物料,例如燃油和淡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船舶靠港补给,这需要建设港口码头,而码头的修建不仅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维护成本高,而且需要具有较好海岸条件,我国一些地区的海岸线甚至不具有修建港口码头的海岸条件;另一种是,船舶在远洋中需要补给液态物料时,需要在补给船舶和被补给船舶之间建立缆索连接,并借助缆索引导连通补给管路,通过补给管路实现补给和或装卸,但是这种补给方式受天气海况影响较大,在恶劣天气海况情况时甚至不能实现补给,或发生补给船舶和被补给船舶碰撞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装卸或补给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不依赖良好的海岸线条件,也较少受天气海况的限制,而实现液态物料在船舶之间的装载、卸载或补给。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与两个单点系泊装置分别连接的两个单通路或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旋转接头(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旋转接头另案申请专利),该两个旋转接头通过单通路或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管路相互连通,每个液态物料输送管的一端与该两个旋转接头中的一个相连通,其中每个单通路或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管路的物料通道与单通路或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旋转接头的一个物料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一个旋转接头通过单通路或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管与装载/补给船舶连通,另一个旋转接头通过单通路或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管与转运/被补给船舶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管线是由多个彼此隔离并大致平行的输送管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管的自由端是具有能够保持该自由端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浮筒。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管的自由端是具有能够与船舶的液态物料货舱进、出口连接的卡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单点系泊装置可以是固定在海底的全潜式单点系泊装置,也可以是漂浮在水面以下的半潜式单点系泊装置。
在使用时,通过分别打捞两个漂浮在水面上的单通路或多通路液态物料输送管自由端的浮筒,将输送管自由端的卡口分别与装载/补给船舶和转运/被补给船舶的液态物料货舱进出口的卡口连接,从而形成通过上述输送管和旋转接头的多个彼此隔离并大致平行的液态物料输送管,利用船舶的泵系统将液态物料同时从装载/补给船舶输送到转运/被补给船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方法将通过下面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船舶装卸或补给装置的示意简图,其中显示了一种双通路液态物料装卸或补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液态物料输送管路旋转接头6和7分别与固定在海底8的单点系泊装置(图1中未示出)连接,装载有液态物料的船舶4连接输送管1,该输送管1与液态物料输送管路旋转接头6连通,该液态物料输送管路旋转接头6通过输送管2与液态物料输送管路旋转接头7连通,该液态物料输送管路旋转接头7通过输送管3与船舶5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输送管1和3的自由端具有能够保持该自由端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浮筒(图1中未示出),和用于与船舶4或5的液态物料货舱进出口快速连接的两个卡口(图1中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该输送管1、2、3均是由两根彼此隔离并平行的柔性耐压管构成,旋转接头6和7是双通路旋转接头,该船舶4装载有液态物料,从而构成从船舶4到船舶5的两个彼此平行的输送管路,上述两个输送管路可以分别用于从船舶4向船舶5补给燃料和淡水。
在使用时,通过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输送管1和3自由端的浮子,并将输送管1和3自由端的卡口与船舶4或5的液态物料货舱进出口的卡口连接,从而形成通过上述输送管1、2、3和旋转接头6、7的两个液态物料输送管道,借助船舶4和5的泵系统将燃油和淡水同时从船舶4输送到船舶5。
其中该船舶4是装载有运输液态物料的运输船舶,或者是提供补给液态物料的补给船舶,船舶5是待补给的作业船舶、舰艇,或者是转运液态物料的船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单点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单点海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14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验用试管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系缆环板处内部加强结构的吸力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