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弃物裂解分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1049.2 | 申请日: | 2012-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军;种传学;赵书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星火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弃物 裂解 分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的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有机废弃物裂解分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年产垃圾近1.4亿吨,而且每年还在以80%的速度增长。数量巨大的人口消费和日以扩展的城市规模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之一,各种难以处理的工业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对人们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样面临的问题是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秸秆焚烧已经影响的大气的严重污染。秸秆焚烧和烧柴炉灶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悬浮颗粒物、碳氢化合物、含苯并芘等多种可致癌的多环有机物以及一氧化碳、甲醛等,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心肺病、癌症等健康危害。而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居民疾病死亡的主因,致死人数占2005年全国农村主要疾病致死人数的首位,疾病死亡率,继脑血管、恶性肿瘤、心脏病之后,居第4位。
伴随着我们的又是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我国原油依赖进口问题严重。因此,充分立足本国资源开发可替代能源和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尤为重要,特别是有机废弃物能源和废气物资的资源化利用,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对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机废弃物能源和废弃有机物裂解再生作为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废气有机物快速热裂解是有机物能源应用的重要方面,它能够将废气有机物原料,如废旧橡胶、塑料、皮革、衣物、粪便、秸秆、木屑、农产品加工废料等,转化为高品位的液态油,该技术对原料的要求低,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都能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有机物的快速热裂解产生的燃料油成分复杂,包含酸类、醛类、酮类、呋喃类等上百种化合物,如果能在经过精细化加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所以,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的有机废弃物用单纯的简易填埋、焚烧发电等已不能满足治理环境污染的要求,而且极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直接威胁到空气、土壤、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安全。生活垃圾围城、围乡、围村,侵吞土地资源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废弃物裂解分馏装置,使得原料不需要粉碎,无需精细筛选,保证了原料受热均匀和快速裂解,降低了无效的缩合反应,降低了能耗,简化了粗燃料油精制工艺,并且油产品色泽好,附加值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有机废弃物裂解分馏装置包括给料装置、旋转裂解炉、气固分离器、精馏塔、内置冷凝器、冷凝器、接收罐、可燃气体液封罐,给料装置与旋转裂解炉连接,旋转裂解炉与气固分离器连接,气固分离器与精馏塔连接,在精馏塔上部连接内置冷凝器,内置冷凝器上下部分别连接冷凝器,冷凝器与接收罐连接,可燃气体液封罐分别与接收罐和尾气燃烧装置连接,尾气燃烧装置与旋转裂解炉连接;
进一步,旋转裂解炉为外旋转式;
进一步,旋转裂解炉与气固分离器之间置有动态软连接装置;
进一步,气固分离器下端为内旋式塔类装置,上端为填料式塔类装置;
进一步,精馏塔的集液盘下端设燃料油出口,并与冷凝器连接;
进一步,给料装置为螺旋式、提升式或带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能达到如下的技术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裂解炉旋转加热,保证了原料受热均匀和快速裂解,原料适应性好,可以大块原料进料,原料无需粉碎或筛选。
2)由于裂解炉和精馏塔直接连接,裂解气体直接分离净化,由于后期的气固分离装置采用了离心式分离功能,极大限度的净化了可燃液体的纯度,使得产品质量好,并且缩短了燃料油的冷凝再加工步骤。
3)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旋转裂解炉,具有技术成熟、工业上易于放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机废弃物裂解分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给料装置、2-旋转裂解炉、3-动态软连接装置、4-气固分离器、5-精馏塔、6-内置冷凝器、7-冷凝器、8-接收罐、9-可燃气体液封罐、10-尾气燃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星火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星火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1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