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防工程低品位热能转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0729.2 | 申请日: | 2012-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3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敏;邵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绿洲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防工程 品位 热能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道壁内低品位热能的转换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低品位热能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物资,是现代社会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从能源长远发展战略来看人类必须寻求一条发展洁净能源的道路,而包括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在内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恰恰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资源。目前,重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己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供需紧张状况也日益严重,我国的能源资源相对不足,所以从能源长远发展战略来看,我们必须寻求发展洁净能源的新路,利用多种途径节能减排。解决目前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人防工程低品位热能源应用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能源节能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在寻求发展洁净能源的新路上创新设计的一种人防工程低品位热能转换装置。目的是针对人防工程的低品位热能开发利用,是清洁能源利用的新途径。解决能源资源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人防工程低品位热能转换装置,关键是:装置安装在人防地道的地面、侧壁以及顶面上,所述的热能转换装置包括主管道和一组纵向的毛细管连通组成的网栅结构。
所述的热能转换装置中还设置有毛细管固定卡带,毛细管定位卡带组借助卡槽定位。
所述的卡槽均匀分布在毛细管定位卡带上。
所述的毛细管借助灰浆和地道人防的内壁紧密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是通过将国际先进的毛细管网技术在我国人防工程中进行应用,总结出适用于我国特殊情况的前端毛细管网换热新技术,经过努力,研制出一种独特前端毛细管网换热产品,为我国的人防建设转型升级,创出了一条人防建设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民生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的新途径,使用这种毛细管网换热技术使用寿命延长到60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应用在人防工程,可以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地道空间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低品位热能利用对建筑提供冷暖空调,应用前景很广。人防工程在和平年代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一个良性循环,为我国推进人防建设的转型升级,打开了一条人防工程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新途径,从而提高人防整体发展水平低碳生活,环境友好增强人防综合防护能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毛细管定位卡带的截面示意图。
1代表主管道,2代表毛细管,3代表毛细管定位卡带,3-1代表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人防工程低品位热能转换装置,关键是:装置安装在人防地道的地面、侧壁以及顶面上,所述的热能转换装置包括主管道1和一组纵向的毛细管2连通组成的网栅结构。
所述的热能转换装置中还设置有毛细管固定卡带3,毛细管定位卡带3组借助卡槽3-1定位。
所述的卡槽3-1均匀分布在毛细管定位卡带3上。
所述的毛细管2借助灰浆和地道人防的内壁紧密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根据地道或者隧道的具体尺寸进行设计主管道1以及毛细管2的尺寸,然后根据需求可以通过毛细管定位卡带3调整毛细管2之间的间距,确定下来后进行定位毛细管2。然后将本热能转换装置铺设到地面、墙体、以及顶面,定位、固定,然后抹平形成墙面。按照配套热泵机组工况设计要求,采用没有污染国际通用介质404和满液式壳管换热器用来提高能效到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绿洲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绿洲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0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