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穿防滑鞋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0682.X | 申请日: | 2012-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9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林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高力克鞋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13/26 | 分类号: | A43B13/26;A43B23/0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廖仲禧 |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耐穿 防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耐穿防滑鞋。
背景技术
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用品,鞋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虽然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但是其大致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大多都包括处于上方的鞋帮和处于下方的鞋底,二者连接在一起,鞋帮与鞋底共同形成用于放脚的鞋腔,鞋底通常具有防滑凸起。市场上现有的鞋的鞋帮与鞋底大多采用胶合或缝合等方式连接,由于鞋帮与鞋底的连接处受力集中且持久,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鞋底开胶或开线等情况,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和麻烦。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合理,具有防滑效果的同时,更加耐穿的新型耐穿防滑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耐穿防滑鞋,包括鞋帮和形成于鞋的底部的防滑凸起,所述鞋帮具有一体的底层,鞋帮与此底层包围形成鞋腔,所述底层上方叠合固定有一垫层,所述防滑凸起形成于所述垫层底部并向下穿透所述底层。
上述垫层与上述底层缝合固接在一起。
上述防滑凸起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凸柱。
多个上述凸柱布设于上述垫层底部,且对应脚掌和脚跟部位的所述凸柱的直径较大。
上述鞋帮为真皮材料制成的鞋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耐穿防滑鞋,其突破传统鞋的构造形式,形成于鞋的底部的防滑凸起是由鞋腔内穿出的,并且防滑凸起由处于鞋腔内并与底层连接在一起的垫层承载固定,即本来应当处于传统鞋外部作为鞋底的垫层现在处于鞋帮和与其一体的底层形成的鞋腔内,克服传统鞋的鞋帮与鞋底另需胶合等外部连接而导致结构强度弱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耐穿防滑鞋,结构新颖合理,更加完整统一,具有防滑效果的同时,还可有效地避免开胶等情况发生,耐穿强度显著提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示图。
图中:
1-鞋帮 11-底层
2-防滑凸起 3-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耐穿防滑鞋,如图1所示,包括鞋帮1和形成于鞋的底部的防滑凸起2。
其新颖之处在于,鞋帮1具有与其一体的底层11,鞋帮1与底层11包围形成鞋腔,底层11上方叠合固定有垫层3,防滑凸起2形成于垫层3底部,并向下穿透底层11,底层11对应防滑凸起2设有供其匹配穿过的通孔,整体结构的形成是这样的,本来应当处于传统鞋外部作为鞋底的垫层3,现在处于鞋帮1和与其一体的底层11共同形成的鞋腔内,避免传统鞋的鞋帮与鞋底另需胶合等外部连接的强度较弱的结构出现。
优选地,垫层3与底层11采用缝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防滑凸起2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凸柱形式,具有防滑效果的同时还可对脚底起到按摩的作用。
优选地,多个凸柱形式的防滑凸起2布设于垫层3的底部,并且对应脚掌和脚跟部位的凸柱的直径较大,此结构为根据脚底受力情况而有意设计,目的是使各防滑凸起2的受力均匀,避免个别防滑凸起2受力集中而易被磨损。
优选地,鞋帮1采用真皮材料制成,透气效果好,增强穿着的舒适度,并且结实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耐穿防滑鞋,其在生产加工时,可将形成有防滑凸起的垫层由脚的入口适当放入鞋腔,防滑凸起对应相应的通孔穿过,再将垫层与底层适当牢固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耐穿防滑鞋,鞋帮的材料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凸柱的形状、尺寸、数量和分布形式等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防滑凸起的材料和形式等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垫层与底层的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高力克鞋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高力克鞋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06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三根升降立柱的升降式办公桌
- 下一篇:多层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