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识别饮料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0488.1 | 申请日: | 2012-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4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仇杰 |
| 主分类号: | B65D23/00 | 分类号: | B65D23/00;B65D51/24;B65D85/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饮料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料瓶,尤其是,该饮料瓶在不改变原有饮料瓶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便于识别的标识符部分。
背景技术
目前,瓶装饮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诸如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可乐、及各种果汁等,品种繁多,不胜枚举。因此,饮料瓶更是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在很多场合,当人们在喝相同品牌的饮料时,往往会出现因为饮料瓶包装相同,而无法分清哪瓶是自己的饮料的情况,因此,误喝他人饮料或者丢弃不喝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样,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者导致疾病传播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识别饮料瓶,该饮料瓶在不改变原有饮料瓶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标识符部分,彻底解决了同一品牌饮料瓶不易区分的不足,简单、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饮料瓶塑料瓶盖的下端塑料环上,以及塑料环下方的饮料瓶的瓶颈部位,分别增设上下两个标识符部分,且上部分标识符表面与塑料瓶盖上塑料环表面不在同一表面上,同时,该标识符部分在瓶盖拧下后,可随着塑料环的转动而转动。在饮料瓶的塑料瓶盖被拧下后,留在瓶口部分的塑料环即可转动,使用时,只需转动塑料环,使其上标注的标识符与下方瓶颈部位的标识符,根据情况形成对应,即可方便地对饮料瓶做出识别。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使消费者在众多场合喝相同包装的瓶装饮料时,能够方便地识别出哪一瓶是自己所喝的饮料,有效避免了误喝他人饮料以及因分不清那瓶是自己的饮料而丢弃不喝的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或疾病转播的可能,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拧开瓶盖之前的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拧下瓶盖之后的立面示意图
在图中,1是塑料瓶盖,2是瓶体,3是瓶盖的下端塑料环,4是标注在塑料环上的上部分标识符,5是标注在塑料环下方瓶颈部位的下部分标识符。
具体实施方式
将图中瓶盖(1)从瓶体(2)上拧下,这样,瓶盖(1)就会有一部分塑料环(3)留在瓶体(2)上,此时,塑料环(3)就可以左右任意转动。转动塑料环(3),使在其上面标注的标识符(4)与其下方瓶体(2)的瓶颈部位标注的下部分标识符(5)形成对应,即可有效对塑料瓶加以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仇杰,未经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0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速降落逃生器
- 下一篇:醋酸曲普瑞林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