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功耗待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9326.6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4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仲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仲凯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待机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功耗待机电路。
背景技术
常见的家用电器的待机按键一般使用微控制单元(MCU)进行处理,为了达到低功耗的要求,大多会让MCU 进入睡眠或者停止模式。在这些模式下,MCU仍然会消耗几十微安的电流,从而造成电能的浪费。
而近年来,人们对绿色、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上述的待机按键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零功耗的待机电路,使得当家用电器处在待机状态时,其消耗的电能为零,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零功耗待机电路,使得当家用电器处在待机状态时,其消耗的电能为零,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待机电路在进入睡眠或者停止模式下仍然会消耗电能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零功耗待机电路,包括启动电路、待机检测电路、电压比较供电电路和反馈电路,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出端耦合到所述待机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待机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耦合到所述电压比较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耦合到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耦合到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零功耗待机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点触开关Sw1、第一电阻R1和继电器Re,所述点触开关Sw1与所述第一电阻R1串联连接,所述继电器Re和所述点触开关Sw1与所述第一电阻R1均并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零功耗待机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待机检测电路包括变压器T、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源EC1、第一电感线圈L1、第二电源EC2、第四电阻R4、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LED和第六电阻R6,所述变压器T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和继电器Re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的一端经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接第一电源EC1的正极,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电源EC1的负极和第二电源EC1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接变压器T的输出端的一端,正极接第一电源EC1的正极,第一电感线圈L1的一端接第一电源EC1的正极,另一端分别第二电源EC2的正极、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与LED串联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LED连接,另一端与电压比较供电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零功耗待机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启动电路与所述变压器T之间连接有滤波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零功耗待机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电压比较供电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一比较器U1、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稳压二极管ZD1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两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和连接和第一比较器U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负极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D1和第五电容C5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零功耗待机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微控制单元MCU、第三二极管D3、第十二电阻R12、第一三极管Q1、第一晶体管U1A和第十一电阻R11,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第十二电阻R12和微控制单元MCU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晶体管U1A和第十一电阻R11输出电压至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入端。
使用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的适配器或充电器对家用电器进行供电或充电时,只需要轻触一下点触开关Sw1,即有电源输出,而当将家用电器移除或者充电完成时,检测电阻(即第六电阻R6)的压降随之变小,该压降信号经过第一比较器U1放大后,输入到微控制单元MCU,当达到微控制单元MCU的设定值时,微控制单元MCU输出高电平,第一晶体管U1A启动,并反馈至启动电路,此时继电器Re即被启动,而输入则断开,此时输入功率为0,从而使待机达到零功耗。
当需要重新充电时,轻触点触开关Sw1即可,且若在设定时间内没有连接设备,输入将被断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使得当移除家用电器或者充电完成时,能够及时地断开输入,此时输入功率为0,消耗的电能为零,从而使待机达到零功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仲凯,未经杨仲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9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