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消融针屏蔽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8430.3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懿;李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消融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消融针屏蔽套。
背景技术
射频热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性肿瘤原位治疗技术,即借助于超声、内镜或CT等影像技术引导,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及肿瘤。大部分人体实质肿瘤需要45℃~50℃,即可使细胞死亡。由于组织温度随传导距离延长而降低(距离电极),电极针与组织界面处的温度必须远高于50℃,以便于在大面积损伤区域内均能达到治疗温度。目前的射频消融针根据肿瘤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规格,但是当电极针与组织界面处的温度必须远高于50℃时,对临近特殊部位消融和甲状腺射频消融,会对对侧的神经造成损伤;对于不同大小肿瘤,因电极针的长度相对固定,容易致电极针射频区域与病灶部位不完全匹配,容易损伤未病变部位或者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频消融针屏蔽套,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电极针与组织界面处的温度远高于50℃时,对临近特殊部位消融和甲状腺射频消融,会对对侧的神经造成损伤;对于不同大小肿瘤,因电极针的长度相对固定,容易致电极针射频区域与病灶部位不完全匹配,容易损伤未病变部位或者影响治疗效果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射频消融针屏蔽套,包括针头隔热层和针筒隔热层,所述针头隔热层连接针筒隔热层,针筒隔热层左侧设有透热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针筒隔热层外设有可调节长度隔热套,可调节长度隔热套的内层设有导热金属内层,可调节长度隔热套外层设有与导热金属内层相配合连接的可调节长度隔热外层,所述可调节长度隔热套两端设有向外收缩的环形端口。
优选的,所述透热通孔长度为10CM,所述可调节长度隔热套的长度为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单侧透热通孔的特殊设计,在临近特殊部位消融和甲状腺射频消融,可以保护对侧的神经不受损伤;可调节长度隔热套的独特设计,对于不同大小肿瘤,屏蔽套可以调整长短,做到精确治疗。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射频消融针屏蔽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射频消融针屏蔽套的剖视图。
图中:
1、针头隔热层;2、针筒隔热层;3、透热通孔;4、可调节长度隔热套;5、导热金属内层;6、可调节长度隔热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射频消融针屏蔽套,包括针头隔热层1和针筒隔热层2,所述针头隔热层1连接针筒隔热层2,针筒隔热层2左侧设有透热通孔3,所述针筒隔热层2外设有可调节长度隔热套4,可调节长度隔热套4的内层设有导热金属内层5,可调节长度隔热套4外层设有与导热金属内层5相配合连接的可调节长度隔热外层6,所述可调节长度隔热套4两端设有向外收缩的环形端口。
所述透热通孔3长度为10CM,所述可调节长度隔热套4的长度为20CM。
具体实施时,导热金属内层为金属材料与射频消融针相贴和,针头隔热层1、针筒隔热层2和可调节长度隔热套4为隔热屏蔽材料,上述隔热屏蔽套材料可采用德国纳米级无机材质SiC隔热层或涂层,厚度为1cm以内,可以耐温到1000摄氏度,能够满足目前射频消融针的极限工作温度100摄氏度,并达到隔热效果。
具体使用时,将射频消融针屏蔽套套装于射频消融针上,根据B超或CT进行的扫描定位,将可调节长度隔热套4根据具体病灶部位的情况进行调节至透热通孔3露出部位适合治疗为止,之后将射频消融针刺入病灶中心并保持透热通孔正对病灶,展开电极,当电子发生器产生射频电流(460Khz)时,通过裸露的射频消融针使其周围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和离子振动、摩擦,继而转化为热能,其热能随时间逐渐向外周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细胞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热凝固变性、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8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费额显示器
- 下一篇:LED显示设备的前维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