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8187.5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7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龙;张辉;钟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B65H54/40;B65H54/70;B65H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盘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管件(尤其针对塑料管,比如空调器的吹塑排水管,用于将空调器内冷凝水通过吹塑排水管导引至室外)的运输和存放,需要对管件进行盘管。现有技术中的盘管工作完全通过人工手动进行作业,作业岗位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员操作密集,人工成本投入大。
另外,在管件进行盘管之后,为防止盘管之后管件散开,增加管夹(也称固定夹)进行盘管后管件的紧固,该过程也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作业,也存在岗位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员操作密集,人工成本投入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盘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完全通过人工手动进行作业而带来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管装置,包括:管件成型机构,具有用于夹持待盘管的管件端部的夹持凹槽,待盘管的管件的一端被限位在夹持凹槽后随着管件成型机构的转动时进行盘管。
进一步地,管件成型机构包括一组或多组管件成型件,每组管件成型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碟盘和第二碟盘,第一和第二碟盘均可枢转地设置,第一和第二碟盘中至少一个碟盘上设有夹持凸块,夹持凸块上形成有夹持凹槽,第一和第二碟盘具有用于夹持待盘管的管件的第一夹持位置以及用于松开待盘管的管件的第一松开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碟盘固定设置,第二碟盘沿其转动轴线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管件成型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缸,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与第二碟盘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盘管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待盘管的管件的一端运送至夹持凹槽内的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和第二夹持件中的至少一个夹持件沿平行于第一碟盘的转动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一和第二夹持件具有用于夹持待盘管的管件的第二夹持位置以及用于松开待盘管的管件的第二松开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件沿平行于第一碟盘的转动轴线方向不移动,第二夹持件沿平行于第一碟盘的转动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缸,其活塞杆沿平行于第一碟盘的转动轴线方向延伸,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的头部连接在第二夹持件上。
进一步地,夹持机构沿垂直于第一碟盘的转动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缸,其活塞杆沿垂直于管件成型机构轴线方向延伸,第三驱动缸的活塞杆的头部连接在夹持机构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盘管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待盘管的管件运送至第一和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装料机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盘管装置还包括:管夹上料装置,管夹通过管夹上料装置排出;管夹推料机构,管夹推料机构推动从管夹上料装置排出的管夹与盘好管后的管件卡接。
进一步地,管夹推料机构包括:管夹导槽,从管夹上料装置排出的管夹进入管夹导槽;推料板,沿管夹导槽可移动地设置;第四驱动缸,与推料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盘管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管件回弹的张紧机构,张紧机构包括:支架,其第一端具有内孔;推杆,其第一端具有弧形推头,推杆的第二端穿设在支架的内孔中;弹性件,套设在推杆上,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支架的第一端端部和弧形推头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盘管装置还包括盘管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副轴,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副轴通过皮带或链条带动第一和第二碟盘转动;变速箱,连接在电机和副轴之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人工或者其他设备上料的方式将管件的一端放置在管件成型机构的夹持凹槽内,待盘管的管件的一端被限位在夹持凹槽后随着管件成型机构的转动而进行盘管。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管件成型机构完成管件的盘管作业,代替了完全通过人工手动作业形式,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盘管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盘管装置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盘管装置的纵剖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盘管装置的管夹推料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8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