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小气隙永磁汽车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7981.8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学功 |
主分类号: | F16D27/02 | 分类号: | F16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气 永磁 汽车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传动系统中的离合器。
背景技术
汽车内燃机和变速器之间都装有离合器,一般采用摩擦式;但这种离合器在使用时磨损比较快、寿命较短。为此,人们设计出了磁力离合器;一般采用移动导磁盘的方式来实现离合,因磁隙较大,磁铁用量大,使磁力离合器的制造成本高于摩擦式;且拆装调整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小气隙永磁汽车离合器;该离合器通过改变磁极和磁轭的位置,来改变从动盘和主动盘之间的磁力。由于在磁极和从动盘之间的气隙很小,而且形成多个气隙;从而在传递相同力矩的条件下磁铁用量大大减少;且在拆装及维修调整时从动盘和主动盘之间的磁力消失,因此拆装及维修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由主动轴、从动轴、主动盘、从动盘、导磁盘、磁轭、磁极、分离轴承、拨叉、分离杠杆、弹簧、飞轮、离合器壳组成。其中飞轮为圆盘形,固定在主动轴上。主动盘为圆环形,固定在飞轮上;用非导磁材料制造,其上制有数圈与磁极个数相等的主动盘齿,最内一排齿制成齿圈。导磁盘为双环形,外环用螺钉固定在飞轮上,其内壁制有导向齿;用于为磁轭导向和传递力矩;内环与磁极相配合构成磁闭合磁路。磁轭为圆环形,通过导向齿装于导磁盘外环内, 并可沿轴向滑动;磁轭上固定多对磁极。推拉杆一端固定在磁轭上,另一端制成凹槽形。主动轴即为内燃机的曲轴,飞轮装在曲轴上;从动盘为多环形,用非导磁材料制造,每个环上制有与磁极个数相等的从动盘齿。从动盘通过花键装于从动轴上,其轴向位置由定位挡圈限定;从动盘齿与主动盘齿和磁极相对应,并与主动盘齿和磁极之间形成气隙。从动轴通过轴承支撑在飞轮上,其上设有定位挡圈,用于使从动盘工作时有准确的位置。分离杠杆支架装在导磁盘上,分离杠杆通过销轴装在分离杠杆支架上;一端置于推拉杆槽内,另一端与分离轴承相配合。弹簧为扭转弹簧,套在销轴上;弹簧力通过分离杠杆、推拉杆使磁轭、磁极处于右位。拨叉支承在离合器壳上,用于使分离轴承向右移动;通过分离杠杆、推拉杆使磁轭、磁极处于左位。
工作原理:内燃机工作时,主动轴带动主动盘、导磁盘及磁轭一起转动;当未踩下离合时,弹簧通过分离杠杆、推拉杆使磁轭处于右位,磁轭、磁极、从动盘齿及主动盘齿之间形成闭合磁路。磁极、从动盘齿及盘齿之间的磁力大,飞轮的动力靠磁力传到从动盘上,相当于离合器“合”。当踩下离合时,拨叉推动分离轴承通过分离杠杆使磁轭、磁极处于左位,磁极与导磁盘上的内环形成闭合磁路;使磁极与主、从动盘齿之间的磁力消失,飞轮的动力不能传到从动盘上,相当于离合器“离”。
由于多小气隙永磁汽车离合器从动盘齿与磁极及主动盘齿之间形成多个小气隙,可大大减少磁铁的用量。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图中1分离杠杆支架、2分离轴承、3拨叉、4花键、5花键套、6定位挡圈、7弹簧、8分离杠杆、9离合器壳、10导磁盘、11飞轮、12从动盘齿、13内燃机机体、14轴承、15主动轴、16主动盘、17主动盘齿、18从动盘、19导向齿、20齿圈、21磁极、22磁轭、23推拉杆、24调整螺钉、25从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主动盘(16)固定在飞轮(11)上,其上固定主动盘齿(17),导磁盘(10)固定在飞轮(11)上;磁轭(22)装于导磁盘(10)内,其上固定磁极(21);从动盘(18)通过花键(4)装于从动轴(25)上;从动轴(25)穿过离合器壳(9),通过轴承(14)支承在飞轮(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学功,未经蔡学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7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