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源天线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7728.2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8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H04B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天线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源天线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不断发展,高集成度、小型化的有源天线终端已经成为室内分布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有源天线终端中的射频收发机多采用超外差(Super Heterodyne)结构。超外差体系结构由于有两个或以上变频级,直流偏差和本振泄漏等问题不会影响接收机的性能。但镜像干扰抑制滤波器和信道选择滤波器均为高Q值带通滤波器,它们只能在片外实现,从而增大了接收机的成本和尺寸。目前,要利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将这两个滤波器与其它射频电路一起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超外差接收机的单片集成因受到工艺技术方面的限制而难以实现。
零中频(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接收机可以实现单片集成,它不需要片外高Q值带通滤波器。由于不存在镜像频率干扰,原超外差结构中的镜像抑制滤波器及中频滤波器均可省略。这样一方面取消了外部元件,有利于系统的单片集成,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系统所需的电路模块及外部节点数减少,降低了接收机所需的功耗并减少射频信号受外部干扰的机会。
此结构也存在着本振泄漏、I/Q失配等问题,因此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此结构正确实现的前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高集成度、小型化有源天线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有源天线终端,包括发射机模块和接收机模块,其中,
所述发射机模块中,第一基带单元I路输出端依次连接I/Q校准单元、第一数模转化器、第一低通滤波器、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本振校准单元、第一正交混频器,第一基带单元Q路输出端依次连接I/Q校准单元、第二数模转化器、第二低通滤波器、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本振校准单元、第一正交混频器,第一本振器接入第一正交混频器,第一正交混频器的输出端再依次连接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一天线单元,第一正交混频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所述接收机模块中的第二正交混频器的输入端;
所述接收机模块中,第二天线单元依次连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第二正交混频器,第二本振器接入第二正交混频器,第二正交混频器的I路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三可调增益放大器、第三低通滤波器、第一模数转换器、第二基带单元,第二正交混频器的Q路输出端依次连接第四可调增益放大器、第四低通滤波器、第二模数转换器、第二基带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振校准单元包括为接入发射机模块的I路的第三数模转化器和接入发射机模块的Q路的第四数模转化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带单元和第二基带单元为同一个或独立的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振器和所述第二本振器为同一个或独立的两个。
上述有源天线终端,是采用零中频结构的收发机的有源天线终端,相比于采用超外差结构收发机的有源天线终端,发射机模块或接收机模块仅需一个本地振荡器,不需要镜像抑制滤波器和抗混叠滤波器,结构简单,实现所需元件数量少,易于单片实现,便于产品的小型化,同时大幅降低成本;采用本振校准单元和I/Q校准单元可有效降低本振泄露和I/Q失配的影响;大部分信号处理在较低的速率上,系统功耗低;采用此结构,增益分配可使射频放大量适中,引入噪声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有源天线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振校准单元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图1中I/Q校准单元的幅度校准流程图;
图4是图1中I/Q校准单元的相位校准流程图。
其中,1-第一基带单元,2-I/Q校准单元,3-第一数模转化器,4-第一低通滤波器,5-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6-本振校准单元,7-第一正交混频,8-第二数模转化器,9-第二低通滤波器,10-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11-第一本振器,12-第一功率放大器,13-第一天线单元,14-第二天线单元,15-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6-第二正交混频器,17-第二本振器,18-第三可调增益放大器,19-第三低通滤波器,20-第一模数转换器,21-第二基带单元,22-第四可调增益放大器,23-第四低通滤波器,24-第二模数转换器,25-第三模数转换器,26-第四模数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7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射击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波纹状的橡胶伸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