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折包边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7701.3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芝;吴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汇通创意设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7/06 | 分类号: | B65B4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 |
地址: | 2017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印刷 包装 折包边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折包边模。
背景技术
在目前包装行业中还没有专业的折包边机,现有技术中能够做折包边作业的是皮壳机,皮壳机是通过皮带旋转来做到折包两边的功能。然而,现有的设备具有如下缺点:
1、两包边距离低于10cm的产品无法生产,因皮壳机每组皮带宽度不低于5cm,两组皮带的宽度不低于10cm,所以现有皮壳机技术对于包边距离小于10cm的产品无法完成包边作业,例如A7大小的便笺本皮壳无法生产。
2、对于只包一条边的产品,即使大于10cm也无法生产,因皮壳机是靠2组皮带对两包边摩擦拖动产品前进折包边,所以对于单边产品无法生产。例如天地盒的礼品的插边是包单边的,皮壳机就无法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折包边模,解决了包边距离较小或体积较小的产品的折包边作业,将以前小距离的折包边作业由人工完成改为机器自动工作,提高了工作稳定性与工作效率,节约劳动力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折包边模,用来对体积较小工件的折包边作业,所述的折包边模安装在模具底座上,其特点是,所述的折包边模包含一对模具,一对所述的模具分别对应设置在模具底座上;
每个所述的模具内侧面分别设有角度渐变槽,所述的工件输送时通过角度渐变槽完成折包边作业。
所述的角度渐变槽之间的距离沿着工件输送方向依次递减。
所述角度渐变槽的角度变化为0~180°。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折包边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包边距离较小或体积较小的产品的折包边作业,将以前小距离的折包边作业由人工完成改为机器自动工作,提高了工作稳定性与工作效率,节约劳动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折包边模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折包边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折包边模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折包边模,用来对体积较小工件的折包边作业,所述的折包边模安装在模具底座2上,所述的折包边模包含一对模具1,一对所述的模具1分别对应设置在模具底座2上;每个所述的模具1内侧面分别设有角度渐变槽11,所述的工件输送时通过角度渐变槽11完成折包边作业。所述的角度渐变槽11之间的距离沿着工件输送方向依次递减(参见图2,图2箭头方向为工件传送方向),所述角度渐变槽11的角度变化为0~180°。
请配合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现场应用时,手动旋转手柄带动转轴3,改变模具底座2之间宽度,使角度渐变槽11之间的距离与工件宽度大小相适配,工件在一对角度渐变槽11间传动,完成小距离工件的折包边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折包边模,解决了包边距离较小或体积较小的产品的折包边作业,将以前小距离的折包边作业由人工完成改为机器自动工作,提高了工作稳定性与工作效率,节约劳动力成本。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汇通创意设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汇通创意设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7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口机压膜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面粉加工的夹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