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源扩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7204.3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9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陆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瑞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段雪茵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源 扩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设备的电源扩展装置,具体是一种模块化的直流电源扩展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电设备的供电大多数采用开关电源直接供电,内部采用保险端子对输出电源进行扩展,这种方式不具备断电延时功能,只能集成在装置内部,无法作为独立产品销售,且无防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无扰动切换、有报警功能的直流电源扩展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流电源扩展设备,包括输入回路、电源切换回路、和电压输出回路,所述输入回路是2个相互独立、冗余设置的直流电源,电源切换回路是一个切换开关、2个直流电源分别经电源切换回路选择连接到电压输出端。
所述电源切换回路上设置有单向导通的二极管,且该二极管的导通方向与直流电源电流方向一致。
所述电源切换回路与电压输出回路之间设置有电量存储器件。
所述直流电源扩展设备还包括故障报警回路,故障报警回路上设置有常开继电器开关,直流电源的两端串接继电器开关的线圈。
所述电压输出端是若干个,每个直流电源上均连接若干个电压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备输入、输出冗余,具备电源故障报警功能,具备无扰动切换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了产品的防护等级及抗干扰能力;输入电压采用双冗余、输出电压设计成三冗余,极大限度保证了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具备输入电压故障报警功能和输出电压断电延时功能,实现输入电源无扰动切换,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特别适用于常规电压等级为24V的直流电源扩展,主要用于需直流24V供电的用电设备,特别是装置内部有多个设备需要供直流电源的装置、或需要为外部设备提供多路直流电源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电源扩展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电源故障报警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电源无扰动切换原理。
图中标号表示:1-1#端子挡板、2-电源扩展板、3-屏蔽铝盒壳体、4-2#端子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直流电源扩展设备,输入电压双冗余,输出电压三冗余,具有输入电压故障报警、输出电压断电延时实现输入电源无扰动切换的功能。具体的,本发明包括输入回路、电源切换回路、断电延时回路、故障报警回路和电压输出回路。输入回路是2个相互独立、冗余设置的直流电源,电源切换回路是一个切换开关、2个直流电源分别经电源切换回路选择连接到电压输出端。电压输出端是若干个、即电压输出端可以是2个、3个、4个……其数目根据具体产品设计,每个直流电源上均连接若干个电压输出端。电源切换回路上设置有单向导通的二极管,且该二极管的导通方向与直流电源电流方向一致。电源切换回路与电压输出回路之间设置有电量存储器件,即断电延时回路。直流电源扩展设备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上设置有常开继电器开关,直流电源的两端串接继电器开关的线圈,即故障报警回路。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双路直流电源V1和V2互为备用,任意电源故障后、通过电源切换回路立即将备用电源切换为工作电源,同时采用3个电压输出端Vout1 、Vout2和Vout3。所以,两路输入电源的正端经6只内部保护器件D1、D2、D3、D4、D5和D6扩展后两两连接在一起,形成3组电源输出。该电源切换回路上连接的内部保护器件是大功率二极管D1、D2、D3、D4、D5和D6,且该二极管D1、D2、D3、D4、D5和D6的导通方向与直流电源V1和V2的电流方向一致。利用二极管D1、D2、D3、D4、D5和D6的单向导通功能,防止电压极性接反损坏供电设备,3路输出电源回路中各串接一只限流器件(R1、R2和R3)和一只指示灯(LD1、LD 2和LD 3),用于指示当前输出回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瑞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阳瑞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7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