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音频自环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7139.4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46 | 分类号: | H04B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03700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音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音频信号测试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模拟音频自环塞。
背景技术
自动化模拟信号需要通过音频四线(收+、收-、发+、发-)来传送,在通道测试中,往往需要在音频配线架上向对端进行自环操作。现有技术中的做法主要是用专用卡刀在音频模块上将四线中的收、发信号通过音频线相连,这就需要现场必须有卡刀和线缆,但是音频模块经过数次卡接,会自然损坏,导致通道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音频自环塞,以方便操作,增加音频模块的使用寿命,降低测试故障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音频自环塞,该模拟音频自环塞包括:第一簧片101、第二簧片102、第三簧片103、第四簧片104、簧片固定部件105及导线106;所述第一簧片101、第二簧片102、第三簧片103及第四簧片104的一端分别嵌入所述的簧片固定部件105中;并且在所述簧片固定部件105内部,所述第一簧片101与第三簧片103通过导线106连接,所述第二簧片102与第四簧片104通过导线106连接;所述的第一簧片101、第二簧片102、第三簧片103及第四簧片104的另一端分别用于插入音频模块111的卡槽107、卡槽108、卡槽109及卡槽110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模拟音频自环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拟音频自环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音频自环塞,该模拟音频自环塞包括:第一簧片101、第二簧片102、第三簧片103、第四簧片104、簧片固定部件105及导线106。
第一簧片101、第二簧片102、第三簧片103及第四簧片104的一端分别嵌入簧片固定部件105中;在簧片固定部件105内部,第一簧片101与第三簧片103通过导线106连接,第二簧片102与第四簧片104通过导线106连接。
第一簧片101、第二簧片102、第三簧片103及第四簧片104的另一端分别用于插入音频模块111的卡槽107、卡槽108、卡槽109及卡槽110中进行音频模拟通道环回测试。如图2所示,音频模块111的卡槽107是凸起2与凸起3之间的空隙,卡槽1 08是凸起5与凸起6之间的空隙,卡槽109是凸起1与凸起2之间的空隙,卡槽110是凸起4与凸起5之间的空隙。
需要说明的是,簧片固定部件105为绝缘材料,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握住簧片固定部件105进行插拔操作,以进行音频模拟通道环回测试。
该模拟音频自环塞结构简单,仅需要将四个簧片101通过绝缘材料固定,然后将四个簧片101的一端嵌入簧片固定部件105中固定,四个簧片101裸露在外的部分可以分别插入音频模块对应的插槽中,实现音频模拟通道环回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模拟音频自环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故障率低。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7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PON光网络单元用单纤三向光模块
- 下一篇:新型平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