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7124.8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陈栋;尹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几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9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设备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CPU、显卡等部件发热量很大,需要专门的散热器进行散热器,现有技术中,通过散热鳍片挤压在一起,使散热鳍片形成吸热部和散热部,吸热部直接并且垂直接触热源,以通过散热部进行散热,但是,该现有技术中,只是通过散热鳍片的底边(厚度面,即:该散热鳍片的底边,该底边与热源接触的面积为:该散热鳍片的厚度乘以该散热鳍片的吸热部的长度)将热源上的热量进行传导,由于底面只是该散热鳍片的厚度面接触,因此该散热鳍片接触热源的面积太小,散热鳍片的吸热面积小,导致散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散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器,其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层叠排列形成的散热鳍片组、固定侧板和导热体,所述散热鳍片包括吸热部和散热部;
所述散热鳍片的吸热部设置有穿孔,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穿孔形成散热鳍片组的通孔,连接部件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上,所述固定侧板位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两侧且夹紧并挤压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吸热部并使所述散热部成放射状的散开;
所述散热鳍片的吸热部还设置有凹槽,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凹槽形成所述散热鳍片组的沟槽,所述导热体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连接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插入所述沟槽并固定在所述沟槽中。
优选地,所述散热鳍片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扣点,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的扣点相互卡扣连接。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通过在散热鳍片上设置凹槽使整个散热鳍片组形成沟槽,将导热体的凸起部插入该沟槽中,使热量能够传导到该散热鳍片的侧面,利用导热体的凸起部等通过多个方向向外传递热量,大大增加了散热鳍片的吸热面积,有效的加快了热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鳍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如图3所示,包括:如图2所示的多个散热鳍片110层叠排列形成的散热鳍片组100、第一固定侧板111和第二固定侧板112和如图1所示的导热体200,所述散热鳍片110包括吸热部122和散热部123,该散热部123位于所述吸热部122的两端。
如图4所示,所述散热鳍片110的吸热部122设置有穿孔121,多个所述散热鳍片110的穿孔形成散热鳍片组100的通孔,连接部件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侧板111、第二固定侧板112上,所述第一固定侧板111和第二固定侧板112分别位于所述散热鳍片组100的两侧且夹紧并挤压多个所述散热鳍片110的吸热部并使所述散热鳍片110的散热部成放射状的散开。
所述散热鳍片110的吸热部还设置有凹槽114,多个所述散热鳍片的凹槽104形成所述散热鳍片组的沟槽114,所述导热体200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连接面202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01,所述第一凸起部201插入所述沟槽114并固定在所述沟槽114中。该第一凸起部201为凸条,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凸起部件,与沟槽114相适配,以插入沟槽114中,并与散热鳍片110的侧面充分接触,以更好实现热交换,将热源上的热量通过该导热体及该导热体200上的第一凸起部201迅速的交换到该散热鳍片110的吸热部,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上述连接部件可以为螺杆和螺母,通过螺杆穿过该散热鳍片组的通孔,该螺杆与螺母一起将第一固定侧板与第二固定侧板分别夹持在散热鳍片组的两侧并挤压该散热鳍片组中的散热鳍片使散热鳍片的散热部在扣点103的支撑作用下散开。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鳍片110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扣点103,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110的扣点103相互卡扣连接,以增加各个散热鳍片1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使该散热鳍片组100更加稳固。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导热体与散热鳍片的接触面积大,热交换效果好,因此散热效果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几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几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7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